时间: 2025-05-04 10:4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31
送陈自立游古田
作者: 王恭 〔明代〕
孤舟何处兴堪携,红树千山野水西。
别路鸿声天外小,荒江帆影望中迷。
到楼残笛兼秋听,向壁新诗倚醉题。
我有相思寄流水,寒潮唯到白沙溪。
孤舟驶向何方,有谁能携带?
红树映衬千山,野水流向西边。
告别时鸿雁的叫声在天外显得微弱,
荒江上帆影在遥望中迷惘。
来到楼上,听着残留的笛声和秋天的气息,
在墙壁上醉酒题写着新诗。
我有思念寄托在流水中,
寒潮只流向那白沙溪。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鸿声”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而“流水”则隐喻思念的情感。诗中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作者介绍:王恭,明代诗人,字子蕃,号若愚,生于明代中期,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送陈自立游古田》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王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之情。首联“孤舟何处兴堪携”,以“孤舟”引入,传达出一种孤独和不确定感,接着描绘了“红树千山野水西”的壮美景色,突出自然的广阔与人心的渺小。其次,描写鸿雁的叫声和荒江的帆影,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反映出离别的伤感。
中间两联,诗人回到楼上,残笛与秋声相伴,表明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沉思。最后一句“我有相思寄流水”,将思念之情与流动的水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无奈而深沉的情感。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孤舟”象征什么?
“鸿声”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寒潮唯到白沙溪”中的“白沙溪”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