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思》

时间: 2025-08-03 23:11:49

诗句

蓟北风烟空汉月,湘南云水半蛮边。

寒为旅雁暖还去,秦越离家可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23:11:49

原文展示:

归思 黄滔 〔唐代〕 蓟北风烟空汉月,湘南云水半蛮边。 寒为旅雁暖还去,秦越离家可十年。

白话文翻译:

在蓟北,风烟弥漫,汉家的月亮显得空寂;湘南的云水,半掩着蛮荒的边疆。 寒冷时像旅雁一样迁徙,温暖时又离去;从秦地到越地,离家已有十年之久。

注释:

  • 蓟北:指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地区,古时为边疆。
  • 汉月:指汉家的月亮,象征中原文化。
  • 湘南:指今天的湖南省南部地区。
  • 蛮边:指边远的蛮荒之地。
  • 旅雁:比喻漂泊在外的旅人。
  • 秦越:秦指陕西一带,越指浙江一带,泛指离家远行。

诗词背景: 黄滔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通过描绘蓟北和湘南的不同景象,以及旅雁的迁徙,抒发了离家的苦楚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蓟北风烟空汉月”和“湘南云水半蛮边”两句,通过对不同地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怀念。后两句“寒为旅雁暖还去,秦越离家可十年”,则通过旅雁的比喻,抒发了诗人长期离家的苦闷和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诗词解析:

  • 首句“蓟北风烟空汉月”,通过“风烟”和“空汉月”的意象,描绘了蓟北边疆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 次句“湘南云水半蛮边”,以“云水”和“蛮边”形容湘南的边远和荒凉,加深了诗人的漂泊感。
  • 第三句“寒为旅雁暖还去”,用旅雁的迁徙比喻诗人的漂泊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 末句“秦越离家可十年”,直接点出了诗人离家的时间之长,加深了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旅雁”比喻漂泊的旅人。
  • 对仗:“蓟北”对“湘南”,“风烟”对“云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通过对不同地域景象的描绘和旅雁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长期离家的苦闷。

意象分析:

  • 蓟北风烟:象征边疆的荒凉和诗人的孤独。
  • 汉月:象征中原文化和诗人的家乡。
  • 湘南云水:象征边远的蛮荒之地和诗人的漂泊。
  • 旅雁:象征漂泊的旅人和诗人自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蓟北风烟空汉月”中的“汉月”象征什么? A. 边疆的月亮 B. 中原文化 C. 诗人的家乡
  2. 诗中“寒为旅雁暖还去”用什么比喻诗人自己? A. 旅雁 B. 风烟 C. 云水
  3. 诗中“秦越离家可十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边疆的喜爱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漂泊的厌倦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黄滔的《归思》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黄滔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漂泊的苦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 其三 别瑶雪 摸鱼儿(灯花) 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 摸鱼儿(肯堂欲惠书不果,借萧彦和梅花韵见意) 摸鱼儿 咏虫 摸鱼儿 秋海棠 摸鱼儿 摸鱼儿(壬子初度) 摸鱼儿 寒夜观剧,演韩蕲王夫人故事 摸鱼儿 为黄仲韬题吴彩鸾骑虎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剩蕊残葩 包含囚的词语有哪些 当之无愧 轻车介士 人心惶惶 急政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逸奏 鲛泪 至心朝礼 贞干 衣字旁的字 刺史州 匕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