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25
枝上声声怨落晖,
居人闻此也沾衣。
啼时莫近湘山路,
更有长沙客未归。
这首诗描写了树枝上鸟儿的哀怨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对落日的惆怅,居住在附近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不禁感到心情沉重。啼叫声响时,最好不要靠近湘山的道路,因为还有远方的长沙客人未能归来。
“湘山”与“长沙”都指向湖南地区,富有地方文化和情感的色彩。历史上,长沙是著名的文化城市,常作为游子思乡的象征。此外,子规即杜鹃,是春天的象征,其啼叫常被视为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王恭,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抒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受到自然景象的触动,表达了对游子思乡与离别的感慨。正值日落时分,鸟鸣声声,诗人思绪万千,产生了对未归客人的深切关注与思念之情。
《闻子规》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通过鸟鸣与日落描绘出一种哀怨的氛围。诗中“枝上声声怨落晖”一句,展示了鸟儿在暮色中啼鸣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怅惘。鸟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恰如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诗人提到“居人闻此也沾衣”,这里的“沾衣”形象地描绘出听到鸟鸣后心中涌起的伤感,仿佛悲伤的情绪令衣襟都被泪水浸湿。
在“啼时莫近湘山路”中,诗人提醒人们在鸟儿鸣叫之时,最好不要靠近湘山的路,这一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在此时此刻,凭添更多的思绪与忧愁,仿佛在暗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更有长沙客未归”则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长沙的游子未归,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等待。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深入探索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时间与归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共鸣力。
整首诗以杜鹃的哀鸣和夕阳的余晖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思乡之情的深切感悟。诗中蕴含着对游子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浓厚的乡愁情绪。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个?
A. 燕子
B. 杜鹃
C. 知更鸟
D. 喜鹊
诗中“居人闻此也沾衣”中的“沾衣”指的是什么?
A. 衣物沾湿
B. 伤心流泪
C. 沾染香气
D. 衣物被风吹动
诗人提到的“长沙”意指: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个城市
D. 一种花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王恭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