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吴监丞景雪中湖上访梅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8-01 19:46:36

诗句

闻君踏雪访梅花,不怕苏堤十里赊。

老子怯寒那敢出,地炉榾柮是生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9:46:36

原文展示:

闻君踏雪访梅花,不怕苏堤十里赊。老子怯寒那敢出,地炉榾柮是生涯。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在雪中去寻梅花,不怕苏堤那十里路途遥远。我这个老头子怕寒冷,哪里敢出门呢?只好在家里围着地炉取暖度日。

注释:

  • 闻君:听说你。
  • 踏雪:走在雪地上。
  • 访梅花:去寻找梅花。
  • 苏堤:指的是苏州的堤岸,这里以美丽的景色著称。
  • 十里赊:十里的路途遥远。
  • 老子:我这个老头子,表示自谦。
  • 怯寒:害怕寒冷。
  • 敢出:敢于出门。
  • 地炉:一种取暖设备。
  • 榾柮:指的是用来生火的柴禾,表示生活的艰辛。

典故解析:

“苏堤”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原意是描述美丽的景色,而在此用来形容雪中寻梅的遥远路途。“踏雪访梅”则是古人冬季游玩的雅趣,体现了文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杨万里应好友吴监丞之邀,在雪天写下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向往与自己因年老而不敢出门的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雪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向往和对寒冷的畏惧。诗的开头“闻君踏雪访梅花”,直接引入了主题,展示了朋友的勇敢与诗人对这种勇敢的羡慕。接着,诗人用“老子怯寒那敢出”道出了自己因年老而不愿出门的心情,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诗的最后一句“地炉榾柮是生涯”,描绘了他在寒冷冬日中取暖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依赖和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无奈放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传达了孤独、温暖与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踏雪访梅花:以“闻”字引入,表明这是从他人处得知的信息,体现了诗人与朋友的关系。
  2. 不怕苏堤十里赊:强调朋友的勇敢与执着,突出其不畏艰难的精神。
  3. 老子怯寒那敢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对老年的无奈与对寒冷的畏惧。
  4. 地炉榾柮是生涯: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依赖,显示出生活的平淡与现实。

修辞手法:

  • 对比:朋友的勇敢与诗人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用“地炉榾柮”隐喻温暖的家与生活的安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追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代表了诗人的追求与向往。
  • 地炉:象征着温暖的家与生活的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苏堤”是在哪个地方? A. 北京
    B. 苏州
    C. 南京
    D. 杭州

  2. 诗中“老子怯寒”的意思是什么? A. 年轻人
    B. 高兴
    C. 害怕寒冷
    D. 勇敢

  3.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不喜欢
    B. 向往与欣赏
    C. 漠不关心
    D. 讨厌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寒梅》 - 冯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首》比较,李白的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而杨万里的诗则在寒冷的雪中表现了孤独与向往。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但情感基调与意象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谢亭送别 怀江南同志 寄当涂李远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 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酬康州韦侍御同年 寄云际寺敬上人 送处士武君归章洪山居(一作送武全通处士归隐洪山)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屐的词语有哪些 半身不遂 夕字旁的字 一去不还 推考 髟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衰结尾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包含蛩的词语有哪些 令公 敬业乐群 衣不重采 甿俗 诏跸 镌心铭骨 散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