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31:01
节里难为客,家中数有书。
慈亲问皎否,意绪各何如。
强酒那能尽,添愁不更除。
旧来贫未仕,父子岂相疏。
在这个节日里,做客实在是困难,家中虽有几本书。
慈爱的父母在问我安否,心中各自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纵然喝再多的酒,也无法解愁,反而添了更多的忧愁。
我一直以来贫穷未能仕途,难道父子之间就会因此疏远吗?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慈亲问皎否”表露了儒家思想中对家庭关系的重视,体现了对父母的关心与眷恋。古代文人常在节日中思念家乡和亲人,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深切的表达。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山谷居士,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这首诗写于节日之际,诗人因贫困而未能仕途,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交织,加之节日的氛围,愈发感到孤独与无奈。
《得亲老家问》是杨万里在节日时写的诗,充满了对亲情的思念和对人生苦涩的反思。诗中描绘了节日里做客的艰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慈亲问皎否”的描写,诗人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而他对这种关心的回应却是复杂的,既有感动又有愧疚。诗中“强酒那能尽,添愁不更除”的句子,更是将酒的作用推向了极致,酒本是欢乐的象征,但在此却成了增添忧愁的工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父子岂相疏”,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无论贫穷与否,亲情是坚不可摧的。
整首诗歌围绕亲情和个人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在家庭关爱与个人困境之间的矛盾与思考。诗人以节日为背景,反映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无奈,传达了深厚的亲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慈亲”是什么意思? A. 朋友 B. 父母 C. 兄弟 D. 外人
诗人用“强酒”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愁苦 C. 生气 D. 无聊
“父子岂相疏”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权势 B. 财富 C. 亲情 D. 学业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