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5
退居 徐夤 〔唐代〕
鹤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门馆怯趋攀。 三年卧病不能免,一日受恩方得还。 明月送人沿驿路,白云随马入柴关。 笑他范蠡贪婪甚,相罢金多始退闲。
全诗翻译: 鹤的性情与松的心志相合,都适合在山中生活,对于五侯的门馆我感到畏惧,不敢轻易攀附。 三年来我因病卧床,这是无法避免的,直到有一天受到恩惠,才得以回家。 明亮的月光伴随着我沿着驿路前行,白云随着我的马进入柴门。 我嘲笑范蠡过于贪婪,直到积累了大量财富才开始退隐闲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高洁的品性和对权贵的疏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疏离,以及对功成身退的范蠡的讽刺。
这首诗通过对比高洁的鹤性和松心与权贵的门馆,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疏离。诗中“三年卧病不能免,一日受恩方得还”反映了诗人长期的不幸和突然的转机,而“明月送人沿驿路,白云随马入柴关”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归乡图景。最后两句对范蠡的讽刺,显示了诗人对功成身退的看法,认为范蠡过于贪婪,直到积累了大量财富才开始退隐,这与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性形成鲜明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高洁的生活和对权贵的疏离,以及对功成身退的看法。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疏离,以及对范蠡的讽刺,显示了自己对功成身退的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鹤性松心”比喻的是什么? A. 高洁的品性 B. 权贵的门馆 C. 山中的生活 D. 范蠡的贪婪
诗人对范蠡的看法是什么? A. 赞赏 B. 讽刺 C. 同情 D. 羡慕
诗中“明月送人沿驿路,白云随马入柴关”描绘的是什么? A. 权贵的门馆 B. 山中的生活 C. 归乡的图景 D. 范蠡的贪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