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22
上党佛祠何可观,
开元瑞物图高阁。
又有长廊古壁上,
复是名辈题丹雘。
当时泥用丝作筋,
意欲千载无剥落。
书奇画妙了不识,
讹传墨土能治疟。
寺僧不惜人掐取,
笔画遂缺如鸟啄。
後来好事恐磨灭,
宝刀裁划泥如剥。
取之龛置绿板匣,
使宝箱楮同美璞。
拂拭还看体势生,
盘屈苍虬舞鸾鷟。
在昔不畏屋壁坏,
今也常恐儿童扑。
夫君知我心所重,
南归赠以致诚慤。
此时虽喜落吾手,
老大腕硬无由学。
但当拜贶不敢忘,
莫为报言曾未数。
上党佛祠有什么可观的呢?开元年间的瑞物图挂在高阁上。长廊的古壁上,还贴满了名人的题字。那时用泥巴和丝绳制作,旨在千年之后不会剥落。但是书法和画作奇妙的样子,我已无法辨认,流传的说法是墨土能治疟疾。寺里的僧人不惜人力去掐取这些字画,结果笔画缺失得如同鸟啄一般。后来有人好心想保护,却用宝刀划去泥土。将这些字画取出,放在绿色的匣子里,使得宝箱像美玉一样。轻轻拂拭后仍能看到生机,盘屈的苍龙仿佛在舞动。往昔我不怕墙壁的破损,如今却常常担心孩子们的玩闹。你知道我心中所重,南归时赠我以真诚的礼物。此时虽然高兴得到了它,年老手硬再也无法学习。但我仍然不敢忘记拜赠的恩情,别因为回报的话而显得未曾数过。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希声,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山水田园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对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以及对艺术流失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对古寺壁上题字与画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流失文化的忧虑。开头便提出了“上党佛祠何可观”,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接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壁上名人的题字,表现出对古代艺术的崇敬。中间部分提到泥巴与丝绳的结合,象征着古人的智慧与对未来的期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东西却遭到破坏,令人痛心。
作者在诗中表现出对历史与传统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人不珍惜文化遗产的失望。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朋友赠与的感激之情,尽管年老力衰,但仍不忘感恩与情谊。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更具深度,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对生命、艺术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惜,对流失文物的惋惜,以及对友谊的感恩,情感深厚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党佛祠的特点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书奇画妙”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