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2:46
越江之岸人家皆临水,
种竹叠石作迳其屋然嗟今。
何人此地得幽居,
竹石中间宅一区。
可意江山千百里,
有情花木两三株。
应无俗客惊吠犬,
时有轻船过卖鱼。
卜筑他年期效此,
更添数架古人书。
在越江的岸边,房屋都依水而建,
种竹叠石的小路通向家门,令人感慨不已。
这里何人能享受如此幽静的居所,
在竹林和石头之间,建立一座小宅。
能欣赏到千里江山的美景,
还有几株花木在旁,尽显生机。
这里应该没有世俗的客人来打扰,
偶尔有小船经过,贩卖鱼货。
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年,
也能在这里建一座房子,再添几本古人的书籍。
郑刚中,字子仁,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隐居山林、远离尘世成为许多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郑刚中的《越江之岸》通过对宁静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场景如竹林、石径、江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图景,给人以宁静与安逸的感受。诗的开头以“何人此地得幽居”引入,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描写环境与景物,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中反复强调“竹石”和“江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远离世俗的打扰,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最后,诗人表达了他未来建屋、增添书籍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郑刚中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轻船”是指什么?
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年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