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四樵斧》

时间: 2025-04-29 00:59:32

诗句

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

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

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

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9:32

原文展示:

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
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
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
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农民的无奈与辛劳。作者写道,砍伐枯桑树时不知工具的锋刃已经钝了,蚕农急于收获,田间的工作却无法继续。听到锯木的声音,辛勤的农民在炎热的天气里忙于工作。日积月累的柴薪堆得比山还高,又何必在乎先后顺序呢?

注释:

  • 适从:适合、跟随。
  • :砍伐。
  • :桑树,这里指代农田中的作物。
  • 莫悟:不明白、未察觉。
  • :刀刃,指工具的锋利程度。
  • 蚕工:养蚕的工人,此处指从事蚕桑业的人。
  • 役役:忙碌的样子。
  • 持柯:持有树枝或工具。
  • :炎热,形容天气。
  • 积薪:堆积的柴薪。
  • 焉用:何必、用得着。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蚕工”和“枯桑”都是古代农业社会中常见的元素,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辛勤劳作,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卿,晚号梅村,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农忙季节,反映了农民在收获季节的艰辛与不易,表面上是描写农具的使用,实际上流露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怀和对勤劳的赞美。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四樵斧》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诗中通过“伐枯桑”的动作,引入了农民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工具问题,尤其是工具的锋利程度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首关于农具的诗,更是一种对农民辛劳与困境的深刻思考。

通过“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农民在忙碌与急迫中所承受的压力。他们希望能顺利完成农田的工作,但却因为工具的缺陷而难以如愿。这种矛盾的现实,反映了农民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无奈。

最后两句“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农民的辛勤积累与对生活的执着。柴薪的积累比山还高,象征着勤劳的成果,却又在平凡中显得不值一提。诗人用这种方式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忽视的真实与深刻,表现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与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描述农民在砍伐枯桑时,未意识到工具的刀刃已钝,象征着对现实的无知和对日常生活中小细节的忽视。

  2. 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蚕工急于收获,但因工具问题,田间的工作无法完全进行,反映农民的急迫与无奈。

  3. 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描写农民在炎热天气中辛勤工作,声音和忙碌的状态,展现了他们的辛劳。

  4. 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柴薪的堆积象征着勤劳的成果,强调了农民的努力与坚持,最后一句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形成对比,音响和动作的交织。
  • 比喻:将柴薪的积累比作山,强调农民的辛勤与成果。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突显了勤劳的价值与生活的不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桑:象征着失去生机的生活状态。
  • 蚕工:代表了农业劳动者的辛勤。
  • 积薪:象征着勤劳的成果和生活的重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农具主要是什么?

    • A. 斧头
    • B. 锯子
    • C. 锄头
    • D. 锅
  2. 诗中提到“积薪高於山”意指什么?

    • A. 辛勤的劳动
    • B. 生活的重压
    • C. 工具的锋利
    • D. 农田的丰收
  3. 诗中“莫悟刃已缺”的意思是:

    • A. 工具已损坏
    • B. 不知道工具的问题
    • C. 工具需要修理
    • D. 工具使用频繁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百姓生活,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梅尧臣则更注重个体的辛勤与生活的艰难。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侧重,但都反映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梅尧臣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探讨古代诗词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献郑给事 赠临上人 望远 送僧归国清寺 过巢湖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赠质上人 离家 感春 长安道中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秘监 山止川行 有理不在声高 片鳞碎甲 爿字旁的字 审的 包含勑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包含明的词语有哪些 鼻塌嘴歪 魚字旁的字 包含慨的词语有哪些 让生 惑世盗名 经邦论道 行字旁的字 铁鞋踏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