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03:33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蟋蜶入秋堂,青缸夜未央。
李吾今夜恶,东壁灭余光。
蟋蟀已经走进秋天的厅堂,青色的缸子里,夜色仍未结束。
今晚我心情不好,东边的墙壁上只剩下微弱的光亮。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蟋蜶入秋”可理解为对秋季的感慨,反映了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与凄凉,借助蟋蟀的鸣叫和夜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不快与忧伤。
《绩妇词》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开篇的“蟋蜶入秋堂”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秋夜,蟋蟀的鸣叫是秋天的代表,暗示着季节的轮转和生命的短暂。接着“青缸夜未央”,青缸映衬出夜晚的深邃,似乎在暗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李吾今夜恶,东壁灭余光”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当下的情绪,夜深人静时,心中烦闷无处发泄,光线的逐渐消失与心情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整首诗在意境上十分凝练,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出秋夜的静谧与诗人心中的不安,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这种情感不仅源于个人经历,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时间流逝的主题,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蟋蜶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夏天的热烈
C. 秋天的宁静
D. 冬天的寒冷
“东壁灭余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A. 轻松愉快
B. 孤独无奈
C. 兴奋期待
D. 平静安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