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46
原文展示:
晚晴 洪咨夔 〔宋代〕
子规声里半晴阴, 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 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于熟处难为别, 酒到离边不柰斟。 渔叟底知如许事, 棹歌穿入暮烟林。
白话文翻译:
在子规的叫声中,天气半晴半阴, 百丈长的绳索牵引着船只,岸边的草丛深邃。 带着雨水的风有力地倒吹回来, 水流无心地避开山峦,横穿而过。 人在熟悉的地方难以分别, 酒到了离别的时刻,难以斟酌。 渔翁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他唱着渔歌,穿梭在暮色中的烟林里。
注释:
诗词背景: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生活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晚晴》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通过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风、水、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渔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风、水、草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子规声里半晴阴”一句,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又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百丈牵行岸草深”则通过具体的景象,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后两句通过对风和水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人生中的无奈和不可控。最后两句通过对渔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人情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人情的超脱。诗中通过对风、水、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渔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清新自然和哲理深邃的特点。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子规声里半晴阴”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A. 杜鹃鸟 B. 燕子 C. 麻雀 D. 喜鹊
诗中“百丈牵行岸草深”中的“百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绳索 D. 一种兵器
诗中“挟雨倒回风有力”中的“挟雨倒回”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避山横转水无心”中的“避山横转”表达了什么? A. 水的力量 B. 水的无奈 C. 水的无心 D. 水的自由
诗中“渔叟底知如许事”中的“渔叟”象征什么? A. 复杂的人情 B. 简单的生活 C. 离别的情感 D. 人生的不确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