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8:34
铁面郎,美赵御史也
铁面郎,不愿白玉堂,愿着锦衣裳。
上明天耳目,下见人肝肠。
江南使者欺天隐,黄金车驮实虚牝。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见秋隼。
父老出郭门,焚香拜使君。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气成冬春。
成冬春,立皇纪,董狐已修三国史,
柱下惠文须出理。
江南骢,行且止,万一谗邪塞天耳,
手持尧时屈轶枝,独立殿前言国是。
铁面郎,真御史。
铁面郎(指赵御史)不愿意在白玉堂中做官,宁愿穿上华丽的锦衣。
他上天听耳目灵通,能看清人间的肝肠。
江南的使者们在欺骗天意,黄金的车子背负着虚假的事情。
忽然之间,晴空万里,天目峰前看见一只秋天的鹰隼。
乡亲们走出城门,焚香拜见使君。
使君如天上的星斗,斟酌着元气,形成冬春的变化。
冬春之际,建立皇帝的年号,董狐已经修订了三国史,
柱下的惠文也必须出于道理。
江南的骏马,行走又停下,万一谗邪堵塞了天耳,
手持尧时的屈轶枝,独立在殿前言说国事。
铁面郎,确实是位御史。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著名诗人,字景行,号云林,出生于书香门第,博学多才。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融入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铁面郎》写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忠贞不渝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公正执法与清白之官的向往和赞美。同时,反映了当时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
《铁面郎》以清新独特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理想中公正无私的官员形象。诗中通过对比“铁面郎”与“白玉堂”的表现,展现了对权力与名利的辩证思考。诗人用“愿着锦衣裳”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拒绝,体现了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
全诗在描绘铁面郎形象的同时,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青天”、“秋隼”,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此外,诗中提到的“江南使者”和“黄金车”则暗示了对当时官场腐败的批判,诗人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真相的渴望和对谗邪的警惕。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个人的理想到对国家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情感真挚而有力,使读者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也引发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清白官员的钦佩,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传递出理想主义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铁面郎更愿意穿什么样的衣服?
诗中提到的“江南使者”是指什么?
“铁面郎”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