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2: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2:07:12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温炉软锦袍。
桑落气薰珠翠暖,柘枝声引管弦高。
酒钩送醆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风刮得如刀锋般尖锐,幸好有温暖的炉火和柔软的锦袍来抵御寒冷。
桑树的果实落下,空气中弥漫着珠翠的温暖气息,竹枝的声音引出了乐器的高亢乐曲。
酒钩送来美酒,莲子被推到桌上;烛光下的泪滴粘附在盘子上,堆出葡萄。
我不醉,怎么能让你们散去呢?门前的雪花飘落,像鹅毛一般轻盈。
“桑落气薰珠翠暖”中的“桑落”可以理解为桑树的果实落下,古时桑树常与富贵、繁荣相连;“柘枝声引管弦高”中的“柘枝”是古乐器,代表着热闹的宴会场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关心民生,富有社会批判精神。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与朋友相聚的温暖场景,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是一首描写冬夜宴会的诗。诗中描绘了寒冷的环境与温暖的聚会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温馨而欢快的氛围。开头的“风头向夜利如刀”,不仅突出了寒冷的气候,也为后面的温暖场景做了铺垫。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中的种种情景,温炉的火光、软锦的袍子、酒的香醇、乐音的高昂,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愉悦。
在诗的最后,白居易以“门前雪片似鹅毛”作结,既是对外面寒冷天气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场聚会的珍惜与留恋。诗人虽不醉,但通过这一夜的欢聚,感受到了深厚的友谊与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风头向夜利如刀”是形容什么?
A) 风很大
B) 风很冷
C) 风很温暖
D) 风很柔和
诗人通过什么来抵御寒冷?
A) 酒
B) 火炉和锦袍
C) 食物
D) 音乐
“门前雪片似鹅毛”中,雪片的比喻意在表达什么?
A) 雪很重
B) 雪很轻盈
C) 雪很冷
D) 雪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