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22
翻破箧,得张钦夫唱和诗
年年不是不吟诗,吟得诗成寄阿谁。
留取朱弦不须断,只将瑶匣锁蛛丝。
每年我不是不写诗,只是写出的诗又能寄给谁呢?
我愿将这朱色的琴弦留下,不必断绝,只想将它锁在瑶匣中,锁住那如蛛丝般的思绪。
“朱弦”常用来比喻诗人所用的琴,象征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而“瑶匣”则是古代文人用来保存诗文、乐器等珍品的器具,反映出对艺术和情感的珍视。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1140年,卒于1210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观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文坛上活跃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创作对象的思考与反思,表达了他对艺术和情感的珍视。
杨万里的《翻破箧,得张钦夫唱和诗》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吟诗的执着和对交流的渴望。首句“年年不是不吟诗”,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创作状态,虽说年年吟诗,但心中却有一种难以寄托的情感,似乎在感慨年复一年,心中所吟的诗歌却无人可寄。诗人希望将自己的创作留存,但又对能与谁分享感到无奈。
“留取朱弦不须断,只将瑶匣锁蛛丝”则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珍视。朱弦象征着情感与艺术的联系,诗人希望这些情感与思绪能够被珍藏,而不是被断绝或忘记。瑶匣的意象则强化了这种珍藏的愿望,仿佛是在说,虽然生活流转,情感可能会被尘封,但它们仍然是值得珍惜的。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孤独的思索。杨万里以其清新的风格,成功地表达了对诗歌的执着与对交流的渴望,使人感受到一种艺术创作的孤独与美丽。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对情感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创作孤独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渴望与无奈。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朱弦”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锁在__中。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创作的无奈与孤独。 (对/错)
对比杨万里的孤独与思索,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但其笔调更为沉重,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两者虽然情感相似,却在情感表达与风格上有着显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