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36
古冢竟谁穿,虚传锢最坚。
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
长夜俄看月,幽台不掩泉。
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
这座古老的坟墓,究竟是谁来打扰?传言中的禁忌,实在太过坚固。
夜深时,玉鱼似乎已经出水,清晨时,石兽仍在沉睡。
漫漫长夜中,忽然抬头看见月亮,幽静的台子并不遮挡泉水流淌。
要知道,那些摸金的人,也曾来到汉朝的陵墓前。
高启(公元1500年-公元1620年),明代诗人,字太和,号季真,湖州人。他是“吴中四杰”之一,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哲思。
此诗写于明代时期,当时盗墓活动频繁,古墓的神秘性与盗墓者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通过对古墓的描写,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盗墓现象的批判。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通过对古墓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盗墓行为的反思。诗的开头“古冢竟谁穿”表达了对古墓被盗的疑问,带有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情感。紧接着的“虚传锢最坚”则揭示了古墓周围传言的牢固,突显出古墓的神秘与禁忌。接下来的“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则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夜晚与清晨的变化,暗含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则直接点明了盗墓者的行径,暗示历史的轮回和人性的贪婪。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盗墓行为的批判,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神秘与人性的贪婪,表现了对古文化的敬畏与对盗墓行为的批判,传达了历史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古冢竟谁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疑惑
C. 开心
D. 失落
“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中,石兽的“犹眠”说明了什么?
A. 石兽在清晨醒来
B. 石兽依旧保持沉默
C. 石兽在看月亮
D. 石兽在游泳
“摸金者”指的是什么人?
A. 考古学家
B. 盗墓者
C. 文物保护者
D. 文人
答案:
高启的《盗发汉侍中许彧墓》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关注盗墓现象带来的文化损失,而后者则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感慨。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现上各有千秋,但共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