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56:20
水龙吟•吴瞿安挽词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酒边恻恻吞声,瘴云万叠埋愁地。低垂白首,浮湘断梦,沼吴残泪。不见江南,杏花春雨,先生归只。但相期早日,中原北定,丁宁嘱,蒸尝事。金马碧鸡遥指。玉龙哀斜阳红里。平生仿佛,评量月露,咀含宫徵。惨绿年华,冷红亭馆,昔游余几。郁人间百感,高歌风洞,又当前是。
在酒桌旁默默地吞下心中的悲伤,瘴气重重掩埋了愁苦的土地。低头白发苍苍,梦断在湘水之上,沼泽中留下了吴地的残泪。再也看不见江南的杏花和春雨,老师的归来只是一种期盼。希望能早日见到他,中原北方早日平定,特地嘱托他多多照顾。金马和碧鸡遥遥指向未来。玉龙在斜阳红光中发出哀鸣。往日的生活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在评估月色的露水,咀嚼着宫廷的旋律。惨淡的青春、冷清的红亭,昔日的游玩还剩多少。人间百感交集,纵情高歌在风洞中,然而眼前的一切依然如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著有多部诗集,风格多变,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为挽词,写于朋友吴瞿安去世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悲伤,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水龙吟·吴瞿安挽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酒边恻恻吞声”,以酒来引入情感的交流,暗示在悲伤面前的无奈与沉默。接着,诗人以“瘴云万叠”形象地描绘了愁苦的积聚,借景抒情,展现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诗中“低垂白首,浮湘断梦,沼吴残泪”,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与悲伤交织在一起。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如“杏花春雨”之句,令人在感叹之余更添惆怅。同时,诗人以“但相期早日,中原北定”表达了希望与期待,渴望着朋友能够早日归来,重温旧日的欢愉。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既有对友人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寄托,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真挚。诗人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历史意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瘴云”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压抑
c. 友情
诗人希望朋友早日归来的表达是?
a. “不见江南”
b. “但相期早日”
c. “酒边恻恻吞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陈匪石的《水龙吟》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气质展现历史的沉思。两者都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手法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