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0
广汉土平远,已嫌丘壑疏。
呼工刻岩洞,应手出庭除。
缥缈神仙宅,嵌空虎豹居。
人功与天力,秀绝两何如。
这片广汉的土地平坦辽阔,已经觉得山丘和沟壑显得稀疏。
叫来工匠雕刻岩洞,手到之处便能开辟出庭院的空间。
那缥缈的神仙居所,雕刻得像是嵌在空中,仿佛是老虎和豹子的栖息地。
人类的技艺与自然的力量,究竟哪一样更为出色呢?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学家之一。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节俭治国,反对奢华,致力于改革。其诗歌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假山》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士人多以诗词表达内心的感受与理想。诗中表达了对人类技艺与自然力量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
《假山》是一首通过描绘人工假山与自然景观之间关系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创造力的思考。在诗中,司马光通过广汉的平坦土地引入对自然景观的感慨,说明在大自然的浩瀚面前,人工的假山显得相对单薄。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自然的伟大,也反映了人类努力追求美的执着。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广汉的地貌,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随之而来的“呼工刻岩洞”则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接下来的意象“缥缈神仙宅”更是将人工造景与自然的神秘结合,暗含人类的创造不仅是形态的建构,更是精神的寄托。
最后两句“人功与天力,秀绝两何如”则是全诗的核心问题,探讨了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力量究竟哪个更为出色。此处,司马光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读者在思考中体会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力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伟大。诗人通过对假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二者的相互依存性。
诗中提到的“广汉”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湖南 C. 广东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人类创造与自然力量的关系 B. 战争与和平 C. 爱情与友情
“缥缈神仙宅”中的“缥缈”是什么意思? A. 真实 B. 朦胧 C. 严肃
以上内容为《假山》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学习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