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18
清江向晚采莲稀,独倚兰膛久未归。目断可堪人不至,斜风细雨湿罗衣。
夕阳西下,清澈的江水边采莲的人已经稀少,我独自倚靠在兰亭的栏杆上,已久未归家。目光所及,令人堪忧的是,心爱之人却始终未到。细雨斜风中,我的罗衣被打湿了。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学造诣。其诗作风格多为清新婉约,富有哲理。
这首诗写于一个傍晚,诗人置身于清江边,因思念心爱之人而感到孤独与惆怅。诗中描绘了一个典雅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以静谧的江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清江向晚采莲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独倚兰膛久未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归家的渴望。兰亭的意象不仅增添了雅致,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目断可堪人不至”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苦,目光所及的都是空寂,令人怅然。最后一句“斜风细雨湿罗衣”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哀愁,细雨和斜风不仅使衣服湿透,也使得诗人的心情愈加沉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的优美与深邃,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结合,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表现了一种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惆怅。
诗中“清江向晚”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兰膛”指的是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