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1:30
奉同何济川迎吏示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司马光 〔宋代〕
稚金避老火,暑势万骄盈。
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
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
束装待驺吏,归期殊未成。
埃沙塞广陌,蓬藋拥前楹。
出处两不惬,孤坐心烦萦。
何时惊飚来,扫荡天地清。
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
飘摇若神仙,皁苔西南征。
离群讵几时,岂不怀友生。
有意肯相过,不妨巾屦并。
官舍稍虚凉,愧无肴酒迎。
这首诗描绘了盛夏时节的闷热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中提到,稚嫩的金色在酷热的阳光下难以逃避,炎热的气息弥漫四周。地面被太阳照得耀眼,树叶在高温中干枯无声。诗人因长期游历而感到疲倦,得到了这份官职是为了家庭的荣耀,但归期却遥遥无期。尘土和沙石挡住了宽阔的街道,杂草拥挤在官舍的前面,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怀念不断缠绕。诗人希望能有一阵狂风来,带走这炎热,清新天地。远处的乡村景色稀疏,仿佛看到千骑奔腾,似乎自己化为神仙,向西南征去。然而,离开朋友的日子究竟要到何时,心中又怎能不怀念故人?倘若有心相聚,何妨一同前行。如今官舍略显凉爽,心中却因没有酒席招待而感到愧疚。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稳健,受到时人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炎热的夏季,诗人因任职而感到孤独和思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酷暑下的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以“稚金避老火”开篇,直接引入了夏季的炎热,给人以逼人的感觉。接着通过“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描写了阳光炽烈,万物在高温中失去生气,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诗人“久倦游,得郡为亲荣”,表达了他因职务而感到的荣耀与疲惫。他的归期未定,心中充满了对归属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描写中,埃土遮蔽了道路,草木繁茂,暗示了诗人对繁忙生活的逃避与厌倦。
后半部分“何时惊飚来,扫荡天地清”表现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求,渴望超脱于现实的烦恼。最后的几句,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显现,表达了希望相聚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表现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向往自由与清凉,表现出一种无奈却又积极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下这首诗?
“夫子久倦游”中“夫子”指的是谁?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其基调更加洒脱,表现出对酒的寄情与乐观,而司马光的这首诗则更显沉郁,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