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3:25
高情闲处任君弹,
幽梦来时与子眠。
彭泽漫知琴上趣,
邯郸深得枕中仙。
试寻玉轸抛何处,
闲唤香云在那边。
平素不须烦按抑,
秦娥自解语如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任由知音弹奏琴曲,享受美梦的悠然心境。彭泽(指的是彭泽县)虽知音乐的乐趣,但在邯郸(指邯郸的枕中仙)却显得更为深刻。试着寻找那抛弃的琴弦,轻松叫唤那边的香云。平日里不必担忧按抑,秦娥(古代美女)自会如弦般轻声细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独特,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琴枕》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这一时期,苏轼通过诗词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琴枕》是一首表现苏轼闲适生活态度的诗作,诗中通过音乐、梦境、自然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诗的开头“高情闲处任君弹”,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洒脱与从容,显示出诗人在淡泊名利后的内心平静。接着“幽梦来时与子眠”,则体现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展现了友谊与生活的美好。
“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一句,既彰显了音乐的魅力,又暗含了理想的深邃。彭泽与邯郸的对比,构成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后文“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则以轻松的语调,表达了对生活惬意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古典的音乐、梦境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苏轼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的真挚与自然的和谐,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音乐、梦境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描绘高雅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礼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彭泽”指的是:
A. 地名
B. 古代音乐家
C. 诗人
D. 仙人
“闲唤香云在那边”中的“香云”意指:
A. 雨
B. 美好的事物
C. 香气
D. 云彩
该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
A. 忧愁
B. 理想生活的向往
C. 斗争
D. 离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琴枕》展现了更为悠闲自得的情绪,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孤独与豪放的情怀。两者都运用了音乐意象,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