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7
《荔枝叹》
作者:苏轼 〔宋代〕
十里一置飞尘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
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
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
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
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
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
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
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相宠加一作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在十里外就能看到飞扬的尘土,五里之内则是战火催促的景象。山崖上的坑洼和谷地中的杂物相互交叠,知道这是荔枝和龙眼的来临。快车穿越山岭,像鹰一样横渡大海,树枝上的露水和新采的叶子显得格外清新。宫中的美人儿一笑,惊得尘埃飞溅,似乎流传千年。永元年间荔枝从交州运来,天宝年间贡品是从涪陵获得。如今想要品尝林甫的肉,却无人举杯敬奉给伯游。我希望上天怜惜赤子,不要让美丽的事物成为我们的伤痛。愿雨水顺畅,风调雨顺,百谷丰登,人民不再饥寒,这是最大的吉祥。难道你没有看到武夷溪边的粟粒已经发芽,前丁后蔡彼此宠爱加深。今年争相采购的新茶,充实了官家的需求。我君所缺乏的难道只是这些吗?以此来养活身心又有什么不妥?在洛阳的相君忠孝之家,也可怜地献上姚黄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文学上成就卓越,是词、诗、散文的大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风格多样,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荔枝叹》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中流露出他对美食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间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苦乐的思考。
《荔枝叹》以荔枝为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就以“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勾勒出战乱的影像,反衬出荔枝这一美味的稀有和难得。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荔枝成为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描绘的宫中美人因荔枝而破颜而笑,生动地展现了美好与欢乐的瞬间,然而随后又引出对历史沧桑的感叹,“惊尘溅血流千载”,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诗末以对丰收与安定生活的渴望作结,表现出诗人对民生的关心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风格优雅,情感丰富,既有对美食的赞美,也有对人间冷暖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荔枝为媒介,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以荔枝为引子,表达了苏轼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与社会现状的深思。诗人通过对美食的渴望,展现了对人性、生活、历史的复杂感情。
《荔枝叹》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飞车”象征什么?
A) 战乱
B) 交通便利
C) 荔枝
D) 美人
诗中最后提到的“姚黄花”象征什么?
A) 忠孝
B) 美好
C) 战乱
D) 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