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时间: 2025-05-02 18:57:12

诗句

万柄高荷碧玉圆,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7:12

原文展示:

万柄高荷碧玉圆,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满是高耸的荷花的地方,荷花如碧玉般圆润,偶尔能看到一枝鲜艳的芙蓉。诗人想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北山种下这些荷花,才使得小船能够在其中悠然自得地漂浮。

注释:

  • 万柄:指数量众多的荷花。
  • 高荷:指高大的荷花。
  • 碧玉:形容荷花的颜色,如同碧玉一样青翠。
  • 芙蓉:指的是芙蓉花,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花卉。
  • 北山北:地名,指的是种植荷花的地方。
  • 安小船:形容小船在荷花之间静静停靠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刚中在书院的日子,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作中描绘的荷花与芙蓉,象征着美好与宁静,体现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高荷与芙蓉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夏日景象。诗的开头“万柄高荷碧玉圆”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花的数量与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芙蓉时见一枝鲜”,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荷花的圆润与芙蓉的鲜艳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何年种此北山北”这句中,诗人不仅仅是在追溯荷花的种植历史,更是在表达对自然永恒与时间流逝的思考。最后一句“便向中间安小船”,则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诗清新脱俗,读来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那片荷花与芙蓉交相辉映的水乡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柄高荷碧玉圆:描绘荷花盛开的场景,形容荷花的数量多且颜色鲜亮,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2. 芙蓉时见一枝鲜:提到芙蓉花,暗示在一片荷花中,偶尔能看到的鲜艳的芙蓉,增加了画面的多样性。
  3. 何年种此北山北:诗人对时间的追问,表现出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4. 便向中间安小船: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暗示着一种恬静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玉”来形容荷花,增强了荷花的清新雅致。
  • 对仗:诗的前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万柄”形容荷花的数量,表现出丰盛的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时间的思考和对人文景观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丽、高洁,常与志向、理想相结合。
  • 芙蓉:代表美丽与娇嫩,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
  • 小船:象征着悠闲与自在,暗示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荷”指的是什么? a) 向日葵
    b) 荷花
    c) 菊花

  2. “芙蓉时见一枝鲜”中的“鲜”指的是什么? a) 新鲜
    b) 鲜艳
    c) 鲜美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
    b)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c) 诗人的生活困境

答案:

  1. b) 荷花
  2. b) 鲜艳
  3. b)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荷叶歌》:通过描绘荷花及其环境,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静夜思》: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有着类似的情感共鸣。

诗词对比:

  • 郑刚中《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vs 杜甫《春望》: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郑刚中的诗更偏向于清新与宁静,而杜甫的诗则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全面收录宋代诗人的作品及其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之蜀别友人 吊侯圭常侍 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 秋宿经上人房 赠王凤二山人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送人之天台 东川高仆射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 宿鄠郊赠罗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轻詎 上天下地 包含枘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包含纳的词语有哪些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单人旁的字 天野 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鱼水相欢 救生服 燋金烁石 食字旁的字 打鬼 地裂山崩 盈盈秋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