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出郭》

时间: 2025-05-07 09:05:56

诗句

偶因官事出郊坰,更向春时得好晴。

山鸟自应知客意,不须相背苦飞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56

原文展示:

偶因官事出郊坰,更向春时得好晴。
山鸟自应知客意,不须相背苦飞鸣。

白话文翻译:

因为有公务需要出城,正好赶上春天的好天气。
山中的鸟儿应该懂得我的心意,不必背着我苦苦地飞鸣。

注释:

  • 偶因:偶然因为。
  • 官事:指公务,公事。
  • 郊坰:郊外的田野。
  • 更向:再加上,正好。
  • 春时:春天的时候。
  • 得好晴:遇到好天气。
  • 山鸟:山中的鸟儿。
  • 自应:自然应该。
  • 知客意:知道客人的心意。
  • 不须:不需要。
  • 相背:背着,背离。
  • 苦飞鸣:痛苦地叫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字子亨,号半山,宋代诗人,官至知县。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农事、山水为题材,倡导农耕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郑刚中出郊公务之时,恰逢春日的美好天气,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公务出城,正值春日晴好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篇的“偶因官事出郊坰”暗示了诗人在忙碌的公务生活中难得的闲暇,而“更向春时得好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时刻的珍贵与美好。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接下来的“山鸟自应知客意”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理解与认同。他认为鸟儿能够感知到他的情感,不必为了不安而发出苦恼的鸣叫。这里,诗人用鸟儿的鸣叫象征人们在自然中应有的自在与和谐,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心灵的沟通和共鸣。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情感流畅而自然,展现了诗人清新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偶因官事出郊坰:诗人因公务出城,表明他身处繁忙的官场,意外地来到田野,暗含诗人对乡野的向往。
    • 更向春时得好晴:春天的好天气让诗人心情愉悦,似乎是大自然对他的犒赏。
    • 山鸟自应知客意:鸟儿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不须相背苦飞鸣:诗人希望鸟儿能够安静,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好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拟人:鸟儿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郊坰:象征自然和田园,代表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春时: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山鸟:鸟儿是自由与自然的象征,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出郊?

    • A. 休闲
    • B. 官事
    • C. 游玩
    • D. 学习
  2. 春天的好天气让诗人感到什么?

    • A. 悲伤
    • B. 愉悦
    • C. 累
    • D. 无聊
  3. 山鸟为什么不需要苦飞鸣?

    • A. 因为它们不喜欢
    • B. 因为它们知道客人的心意
    • C. 因为天气不好
    • D. 因为它们很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郑刚中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孤独与静谧,而郑刚中的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互动,展现了更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题西湖十景为汤宜野作 其一 题写菊 松野即事罗氏园林 怀西樵吟送梁生南还二首 其一 下皋杂咏 其二十三 春兴 其一 毛延寿 庞公 游白云 秋夕纪梦十绝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降服而囚 捐命 鼎字旁的字 尖嘴猴腮 釆字旁的字 选样 飞字旁的字 弃责 俗不堪耐 肤见谫识 夕字旁的字 扬扬自得 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理意 韭字旁的字 包含零的词语有哪些 免开尊口 包含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