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俗》

时间: 2025-05-05 01:34:19

诗句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34:19

原文展示

风俗
作者:郑刚中〔宋代〕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白话文翻译

民众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国家的制度也并非虚妄。
这里的封州郡,只有一座山谷而已。
麦收时节没有青黄之色,寒霜冬季却有红紫之花。
人们的嗜好和风尚各异,言语之间也存在抵触。
问起那些地方,无法沟通,告诉我这里的不必在意。
逃避时如同鹿和麋,团聚时又似蛇和虺。
如何会有苏属国,胡族女子生育儿女?
然而稍后又豁然开朗,发现天下其实有同一的道理。
岭南的风俗独具特色,不要用岭北的标准来比较。
更何况自古江山情长,邻里之间自然和谐。
夜晚在松桂之间,沐浴着月光就如同沐浴在水中。
每一根树枝都抱着虚明,叶子也在万千尘埃中洗净。
老师举杯邀我,月亮照在酒尊底下。
画作寄托我的乡愁,我的故乡就是如此。

注释

  • 民生:人民的生活。
  • 王制:王朝的制度。
  • 封州郡:地方行政区划。
  • 青黄:指麦子未成熟的状态。
  • 霜冬:霜降的冬季。
  • 嗜好:人们的喜好。
  • 彼不通:彼此无法沟通。
  • 苏属国:指当时的一个地方,可能指苏州地区。
  • 胡女:指外族的女性。
  • 超然:超脱、豁然。
  • 岭南:指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一带。
  • 江山情:对故土的情感。
  • 松桂:指松树与桂树。
  • 虚明:空灵明亮。
  • 酒尊:盛酒的器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民生与风俗,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地域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各地风俗差异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风俗》是一首借地理与人文差异探讨文化多样性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不同地方的生活习俗、语言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社会。诗的前半部分着重于各地风俗的不同,指出文化间的隔阂,使用了“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的句式,表现出对这种隔阂的无奈与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逐渐转向对统一性的思考,尤其是“天下同一理”的提及,展现出一种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理解。通过对比岭南与岭北的风俗,郑刚中强调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呼吁人们应以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差异。

最后,诗中的意象如“松桂”、“月水”等,渗透着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整首诗在对比与统一的张力中,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民众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国家的制度并非虚假。
  •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这里的封州郡,只有一座山谷而已。
  •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收割季节没有麦子的青黄,冬天的霜却有红紫之花盛开。
  •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人们的嗜好与风尚各异,言语之间也存在冲突。
  •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询问对方无法沟通,告诉我这里的不必在意。
  •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逃避时如同鹿和麋,团聚时又似蛇和虺。
  •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如何会有苏属国,外族女子生育儿女?
  •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然而稍后又豁然开朗,发现天下其实有同一的道理。
  •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岭南的风俗独具特色,不要用岭北的标准来比较。
  •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更何况自古江山情长,邻里之间自然和谐。
  •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夜晚在松桂之间,沐浴着月光如同沐浴在水中。
  •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每一根树枝都抱着虚明,叶子在万千尘埃中洗净。
  •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老师举杯邀我,月亮照在酒尊底下。
  •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画作寄托我的乡愁,我的故乡就是如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逃避时如同鹿和麋”,用动物比喻人群的逃避行为。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 意象: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松桂”、“月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文化差异与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强调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风俗,诗人展现了对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统一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桂: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代表自然的美。
  • 月水:象征着宁静与和谐,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青黄、红紫:描绘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反映生机与生命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岭南”的风俗独具特色,作者提醒人们不要用哪个地方的标准来比较?

    • A. 岭北
    • B. 江南
    • C. 北方
    • D. 海外
  2. 诗中提到的“逃避时如同鹿和麋”,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人们在逃避时像鹿和麋一样迅速
    • B. 人们在逃避时像蛇一样
    • C. 人们在逃避时不敢面对
    • D. 人们在逃避时会聚在一起
  3. 诗中提到的“每一根树枝都抱着虚明”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生命的希望
    • C. 诗人的理想
    •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 《登高》:通过高处的观望,表达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相似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中示弟 不遇咏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愚公谷三首(青龙寺与黎昕戏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桃源行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 田园乐七首·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寻根究底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承储 见字旁的字 装聋装哑 银杯羽化 包含良的词语有哪些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厄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鼾呼 彑字旁的字 鼠窃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商鉴不远 亡窜 云衫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