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3:56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洗足投筇只坐禅,
厌寻歧路费行缠。
老来不复人间事,不用山公更削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洗净双足,手持拐杖静坐禅修的情景。他对寻找岔路充满厌倦,觉得费力而无趣。年老之后,他已不再关心世俗的事务,因此不需要山公再为他削圆石。
“山公”在中国文人诗歌中常用来指代隐士或高人,象征追求真理与智慧的人物。在许多诗中,隐士被描绘为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形象。诗中的“坐禅”表现了对心灵平静和自我反省的重视。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履道,号大隐,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擅长山水诗和禅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陈师道晚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多向往隐居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超越。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首句“洗足投筇只坐禅”描绘了一幅禅修的宁静画面,洗净双足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喧嚣,手持拐杖则暗示着对人生的放下与释然。接下来的“厌寻歧路费行缠”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道路上复杂选择的无奈与厌倦,暗示着对世俗纷争的无兴趣。最后两句“老来不复人间事,不用山公更削圆”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晚年对世俗事务的淡漠,并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心境,也展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哲理性与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禅修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悟道的追求。
诗词测试:
“洗足投筇只坐禅”中的“洗足”指的是什么?
A. 洗脚
B. 洗手
C. 洗衣服
D. 洗脸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的厌倦?
A. 自然
B. 世俗事务
C. 健康
D. 朋友
诗中的“山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引导
C. 权力
D. 社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夜泊牛津》,王维的《山居秋暝》等,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对比: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更侧重于心灵的修炼,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