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8:36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
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
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
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
初雪已经覆盖了大地,傍晚的寒风依然凶猛。
树木在风中发出声响,鸟儿因寒冷而无法起飞。
在寒冷的小巷里听到惊叫的狗声,邻居家里有人夜归。
我心中不免惭愧,身穿破旧的衣服,难以忍住泪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师道,号竹溪。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怀。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冬,初雪降临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面对寒冷的天气和自身的困境,诗人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惆怅。
《雪》是一首通过描绘初雪景象而引发的思考之作。开篇用“初雪已覆地”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寒冷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晚风仍积威”则进一步加强了冬季的凶猛与压迫感,给人以肃杀之感。诗中的“木鸣端自语”,将自然拟人化,营造出一种孤寂的场景,似乎在向诗人诉说着冬天的冷酷与无情。
而“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则展示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夜归的人在寒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孤独,狗的吠叫又打破了夜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无助感。结尾的“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更是将个人的悲苦与社会的现状结合,将诗人的惭愧和心酸表露无遗,体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冬天的冷酷与人心的脆弱,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初雪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体现了对寒冷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雪》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木鸣端自语”意指:
“败絮”在诗中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