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2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23:06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作者:王易简 〔宋代〕
烟峤收痕,云沙拥沫,孤槎万里春聚。
蜡杵冰尘,水研花片,带得海山风露。
纤痕透晓,银镂小初浮一缕。
重剪纱窗暗烛,深垂绣帘微雨。
余馨恼人最苦。
染罗衣少年情绪。
谩省佩珠曾解,蕙羞兰妒。
好是芳钿翠妩。
恨素被浓熏梦无据。
待剪秋云,殷勤寄与。
烟雾缭绕,山峦的痕迹依稀可见,云沙像波浪一样拥簇着孤舟,春光在万里之外汇聚。
蜡杵在冰尘中轻轻搅拌,水磨的花瓣上带着海山的风露。
纤细的痕迹透过晨曦,银色镂空的小窗上飘浮着一缕光影。
重重的纱窗背后,烛光暗淡,绣帘轻垂,细雨如丝。
余香最令人困扰,染上罗衣的少年情绪。
徒然地省下佩珠,却曾经解开过,蕙兰也因而羞愧妒忌。
这真是芳香的钿翠,恨那素色被子被浓香熏染,梦中无有根据。
待我剪下秋云,殷勤地寄给你。
作者介绍:王易简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丽见长,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中,文人们常常在山水之间寻求灵感,龙涎香是指一种稀有的香料,象征着美好而难以得到的东西,诗人通过龙涎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
《天香》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烟雾、山川、孤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开篇的“烟峤收痕,云沙拥沫”,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悟,仿佛让人感受到一阵春风拂面。接下来,诗人通过“蜡杵冰尘,水研花片”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研磨场景,暗示着内心的细腻和沉思。
在情感层面,诗人使用“余馨恼人最苦”一句,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余香虽美,却让人感到苦恼,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之间的矛盾。后面的“染罗衣少年情绪”则将情感的复杂性进一步深化,反映出年轻人对情爱的困惑与渴求。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比喻与意象,如“蕙羞兰妒”,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味,也反映了人际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最后一句“待剪秋云,殷勤寄与”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与寄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联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蕙羞兰妒”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复杂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韵律和谐,意境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在追求中所带来的复杂情感。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反映出个人情感的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才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易简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余馨恼人最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苦恼
C. 愤怒
D. 安宁
“蕙羞兰妒”中的“蕙”和“兰”分别象征什么?
A. 美丽与丑陋
B. 高洁与嫉妒
C. 忍耐与放纵
D. 友情与敌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