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2:55
腊月烧山,对面熟谩。
瞥然悟去,身在长安。
咄哉无限未归客,
沙裹求油实可怜。
腊月里,山上燃烧着火焰,对面的景象让我感到熟悉而又讽刺。
我突然领悟到,自己的身心依然在长安。
哎呀,真是无尽的旅人却未能归来,
在沙地上寻找油的艰辛实在令人心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未归客”一词可以联想到古诗中游子的主题,常以游子思乡来表达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作者介绍
释法恭,宋代高僧,精通佛理,诗歌兼具禅意与生活体验。其诗常反映对世事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于腊月,时值年终,正是总结与反思的时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艰难处境的感慨。
《颂古》是一首具有深远哲理的诗作,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诗中“腊月烧山”的意象,展现出冬季的严酷与生命的坚韧,似乎在暗示人生的艰难与不易。诗人在面对熟悉的景象时,感受到一种讽刺,这种反差使得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更加深刻。
“瞥然悟去,身在长安”,这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身处繁华的长安,却感到一种无形的孤独,仿佛身心的归属感并未真正实现。接下来的“咄哉无限未归客”,更是将这种孤独推向极致,表达了对那些漂泊在外、未能归家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最后一句“沙裹求油实可怜”,则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艰难的求索,隐喻着在生活中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众生。整首诗透着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思,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无常与困境时,依然渴望归属与安宁的心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归属感、孤独和对生活艰辛的思考,表现了人们对家与生活的思索,以及对未归游子的同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化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腊月烧山”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冬季的严寒
B. 春天的温暖
C. 火灾的影响
“咄哉无限未归客”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人的同情?
A. 游子
B. 商人
C. 学者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快乐的生活
B. 归属感与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