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偈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6 11:26:10

诗句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

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

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

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26:10

原文展示: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
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
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
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白话文翻译:

春风中杨柳的枝条像眉毛一样轻柔,春天的鸟儿在树间喧哗。
一片祖师的深情,双双都已泄露。
不动身子回家,习惯之漏顿时消失。
暗中投下的玉线光芒,清晨时分贯穿了金针的穴位。
深邃隐秘又遥远,无人能够辨别。
惭愧可怜的生命,处处都在合乎常理。
不念阿弥陀佛,反而念起了荒唐的事物。
在无知的痴人面前,第一句话都无法说出口。

注释:

  • 杨柳眉:指春风中杨柳的细长枝条,形似人的眉毛。
  • 百舌:比喻春天的鸟儿,因其多种鸣叫声而得名。
  • 祖师心:指佛教中的祖师们的心意和教诲。
  • 习漏:指习惯中的缺漏或错误。
  • 玉线芒:比喻光线或智慧的指引。
  • 金针穴:指人体的特定穴位,通常与中医有关。
  • 阿弥陀: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佛,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
  • 乾屎橛: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述,表示不值得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恭,宋代高僧,著名的禅宗大师。其诗作多以禅理为主,语言简练而含义深远,常常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揭示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偈四首》是释法恭在其修行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在修行中对生命、智慧和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世俗事物的看淡,同时也借用自然景象来表现人内心的禅意。

诗歌鉴赏:

《偈四首 其一》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自我的认识。开篇的“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以明亮清新的感觉,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更为深刻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祖师心”和“习漏顿消灭”,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自我修行的追求。这种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然与内心的映射,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一种对世俗事物的超然态度。

最后的“南无乾屎橛”,带有一种讽刺和自嘲的意味,显示出诗人对无知与愚昧的批判。整首诗虽然语言简约,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激发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杨柳眉:春风拂过,柳条轻柔似眉,画面生动,生机盎然。
  • 春禽弄百舌:春天的鸟儿欢快地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 一片祖师心:表达对佛教祖师教义的尊敬和内心的向往。
  • 两处俱漏泄:暗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 不动步还家:表明修行者心不在外,保持内心的宁静。
  • 习漏顿消灭:通过修行,内心的杂念和习气能够消除。
  • 暗投玉线芒:隐喻灵性或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的迷茫。
  • 晓贯金针穴:清晨的明悟,贯穿了内心的关键所在。
  • 深固实幽远:探讨内心的深邃与无知的遥远。
  • 无人孰辨别:强调人们对真理的无知与迷失。
  • 惭愧可怜生:自我反思,感到对生命的惭愧与无奈。
  • 头头皆合辙:生活中处处都在遵循某种规律。
  • 不念阿弥陀:放弃佛教的教义,转向无意义的事物。
  • 南无乾屎橛:以讽刺的口吻,表明对低级事物的抵触。
  • 无智痴人前:在愚昧的人面前,真理无法传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杨柳眉”、“百舌”等,通过形象化的比喻,使诗句生动。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讽刺:最后的“南无乾屎橛”,运用了讽刺的手法,传达对世俗的批判。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修行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自我反思,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体情感基调是对无知与世俗的批判,以及对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杨柳:代表柔美与自然的和谐。
  • 鸟鸣:象征自由与生机。
  • 祖师:代表智慧与教义的传承。
  • :暗示习气与烦恼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风杨柳眉”中的“眉”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柳条的形状
    B. 人的面部特征
    C. 春天的气息
    D. 自然的美丽

  2. “南无乾屎橛”在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佛教的崇敬
    B. 对世俗事物的讽刺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命的热爱

  3. 诗中的“祖师心”指的是? A. 诗人的个人情感
    B. 佛教祖师的教义与智慧
    C. 对自然的感悟
    D. 生活的规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门关》中的偈语
  • 王阳明的《传习录》

诗词对比:

  • 比较释法恭的《偈四首》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探讨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反思,后者则更加关注自然的美与静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全集》
  • 《禅宗文化的诗歌表达》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思树 百尺楼 题汪蛟门百尺梧桐阁图 雪豆腐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即事 索笑图诗 夜读黄庭 乌夜啼 咏真乐 其十二 论诗六绝句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史无前例 包含板的词语有哪些 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抛光 革字旁的字 云遮雾障 柿糕 琴心剑胆 玉虚饭 四字头的字 僧纲 西字头的字 风寒暑湿 凶竖得志 使绊儿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