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6:21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在中和节后,我捧着美玉,静坐吟读,已过了数月。
我只感叹那雕龙的技艺正值高价,而不知道那赪尾(红色的尾巴)只是一场空梦。
千枝白露的柳树如陶渊明的诗句,百尺高的黄金台如郭隗的传说。
我惆怅地告诉你我没有玉案,向东望去,水天一色,心中满是思绪。
罗隐,字梦阮,号青莲,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善于咏叹秋景和抒发人情。
本诗写于秋季,时值中秋节后,表达了作者在友人朱瓒寄来的诗信中所感受到的惆怅与思念。同时,诗中融入了对艺术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友谊与孤独之间的纠结。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开篇以“中和节后捧琼瑰”引入,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节日后的宁静时光中,享受着书卷气息的情景。诗人仿佛在自得其乐,但随即又感慨“只叹雕龙方擅价”,由此引出对艺术与价值的反思。雕龙的技艺在此成为对比,暗示着艺术的高价与人生的虚幻。
接着,诗人用“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陶渊明的柳树与郭隗台的黄金形成鲜明对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迷惘。最后一句“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奈和渴望,构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全诗围绕孤独与友谊、理想与现实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虚幻的感叹,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中和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千枝白露陶潜柳”中的“陶潜”指的是谁?
全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