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 其三 十六岁作》

时间: 2025-04-24 23:14:49

诗句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

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

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

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

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

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

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

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14:49

原文展示: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倚在南楼,四周寂静,只能看到五湖的烟波浩渺。桂花的香气从树上飘散而下,仿佛是从九天之上洒落的星星。万里无尘,天空一片蔚蓝,处处都是袁安的家园。远处传来几声羌笛,青鸾在庭院的竹林中翩翩起舞。人们在璚楼玉宇中,指点江山,远处有几处飞流直下的瀑布。若是沧江都化作美酒,能够洗去我心中千斛的愁思,那该多好。岁月渐老,白发渐增,月下我骑黄鹄飞升。今晚的嫦娥,不知与谁谈笑如玉。

注释:

  • 南楼:指作者所处的楼阁,象征高远。
  • 五湖烟绿:描绘湖面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桂树香:指桂花的香气,象征着中秋的氛围。
  • 九天零粟:比喻美好事物的降临,源自神话传说。
  • 袁安:东汉名士,象征清白正直的品格。
  • 羌笛:一种古老的乐器,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 青鸾:传说中的美鸟,象征美好和高雅。
  • 几处飞泉瀑:描绘自然景观,象征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 沧江:比喻酒,表达对自由和洒脱的渴望。
  • 鹤发成仙:象征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
  • 嫦娥:月亮女神,象征美好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公元1485年-1543年),字伯言,号白云,明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月亮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创作背景:

《念奴娇·中秋对月》创作于夏言十六岁时,正值少年时期,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交融,展示了他早期的文学才华和对中秋佳节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展现了诗人在月下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以孤独的姿态切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氛围。接着,桂花的香气与五湖的烟波交相辉映,令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中秋气息。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九天零粟”,不仅美丽动人,也引发了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更是将诗人的愁苦情感与对美酒的渴望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逃避。

在结尾,诗人提到“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不仅展示了他对嫦娥的崇敬,更流露出对陪伴与交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楼独倚:诗人孤独地倚靠在南楼,暗示心情的孤寂。
  • 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周围宁静,没有人,只有五湖的烟波,烘托孤独的环境。
  • 桂树香生吹欲下: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营造出浓厚的中秋气氛。
  • 疑是九天零粟:暗喻美好事物的出现,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 万里无尘,长空一色:描绘出一幅清澈、宁静的天空画面。
  • 处处袁安屋:将理想的隐居生活与名士袁安联系在一起。
  • 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音乐与鸟鸣交织,增添诗的生动感。
  • 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诗人置身于高雅的环境中,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 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渴望通过酒来洗去心中的忧愁。
  • 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感叹岁月流逝,渴望长生不老。
  • 月下跨黄鹄:表达希望通过月光飞升。
  • 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对陪伴的渴望,表现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如“万里无尘”和“长空一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九天零粟”比喻美好事物的降临,形象生动。
  • 拟人:桂树香似倾泻而下,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融入了对孤独与陪伴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年轻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楼:象征高远,代表诗人的精神追求。
  • 五湖烟绿:描绘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 桂树香:象征中秋的美好氛围。
  • 羌笛:寓意悠远的音乐,带来情感的共鸣。
  • 嫦娥:代表美好、孤独与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 A. 山川草木
    • B. 五湖烟绿
    • C. 城市喧嚣
  2. “安得沧江都是酒”中的“沧江”象征什么?

    • A. 大海
    • B. 美酒
    • C. 悲伤
  3. 诗人想与谁在月下谈笑?

    • A. 朋友
    • B. 嫦娥
    • C. 家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比较夏言与李白在描写月亮时的不同风格,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孤独感,而后者则强调豪放与潇洒。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田家即事八首 其一 中秋不见月得斯远所寄诗有怀兼呈远父成父 次韵佥判丈 挽游迪功 呈陆严州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 题曾幼度诗集后二首 其二 到家寄季承二首 早过桃川不能谒一庵走笔寄之 秀奕以文编垂示简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霜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竖心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一曲阳关 单鹄寡凫 避难逃灾 尤诟 曰字旁的字 骨托 对症之药 包含俵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没巧不成话 臣字旁的字 木躥 小脚女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