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14:49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
我独自倚在南楼,四周寂静,只能看到五湖的烟波浩渺。桂花的香气从树上飘散而下,仿佛是从九天之上洒落的星星。万里无尘,天空一片蔚蓝,处处都是袁安的家园。远处传来几声羌笛,青鸾在庭院的竹林中翩翩起舞。人们在璚楼玉宇中,指点江山,远处有几处飞流直下的瀑布。若是沧江都化作美酒,能够洗去我心中千斛的愁思,那该多好。岁月渐老,白发渐增,月下我骑黄鹄飞升。今晚的嫦娥,不知与谁谈笑如玉。
夏言(公元1485年-1543年),字伯言,号白云,明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月亮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念奴娇·中秋对月》创作于夏言十六岁时,正值少年时期,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交融,展示了他早期的文学才华和对中秋佳节的深厚情感。
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展现了诗人在月下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以孤独的姿态切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氛围。接着,桂花的香气与五湖的烟波交相辉映,令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中秋气息。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九天零粟”,不仅美丽动人,也引发了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更是将诗人的愁苦情感与对美酒的渴望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逃避。
在结尾,诗人提到“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不仅展示了他对嫦娥的崇敬,更流露出对陪伴与交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融入了对孤独与陪伴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年轻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安得沧江都是酒”中的“沧江”象征什么?
诗人想与谁在月下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