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41
念奴娇 长干秋夜
曹溶 〔明代〕
僧楼听雨,厌花侧虫鸣,好秋过半。
记得微醺上画桥,十五雏姬回看。
柳掩筝床,风吹舞帐,的是秦淮岸。
归来闲叹,凉杀也无人伴。
荡子青衫失意,转眼江山,便把三春换。
药圃糟丘计未成,何况罗襦粉汗。
月落城乌,露沾宫草,旧事君须算。
且留残梦,莫被邻鸡催断。
在寺楼上听雨,厌烦花丛中虫鸣,秋天已经过了一半。
记得那时微醉走上画桥,十五岁的雏姬回头看我。
柳树遮住了筝床,风轻轻吹动舞帐,那是秦淮河的岸边。
归来后我闲叹,晚秋的凉意无人陪伴。
游子身穿青衫失意而归,转眼间江山已然变幻,三春的美好时光也随之而去。
药圃和糟丘的计划未能实现,何况是那轻薄的罗襦和粉汗。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露水沾湿了宫草,旧日的事情你得好好算算。
不妨留住残梦,别让邻家的鸡催断了梦境。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柔婉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秋夜,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失意的无奈。
《念奴娇 长干秋夜》展现了作者在秋夜时分的孤独与思索。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中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的“僧楼听雨”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伴随着“厌花侧虫鸣”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孤独、萧瑟的感觉。接着,诗人回忆起微醺时的美好瞬间,描绘了“十五雏姬”的轻灵与青春。柳树和筝床的意象则暗示着诗人的感伤与思念,秦淮岸边的风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荡子青衫失意”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转眼间的“江山”变换与“三春”的流逝,暗示着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诗中的“药圃糟丘计未成”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计划的失落和未竟之业的惋惜。最后一句“且留残梦,莫被邻鸡催断”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与对现实打扰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失落的无奈与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雏姬”是指:
A. 年轻的女子
B. 年长的女子
C. 小鸟
D. 小孩
“荡子青衫失意”中的“荡子”指的是:
A. 浪子
B. 书生
C. 商人
D. 士人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感伤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