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5:38
赠潘守愚思质昆弟 其三
太息南郭人,三悲而日远。
端蓍得潜龙,空林安静偃。
行义会有适,早计怨岁晚。
咄哉殷深源,名浮坐自蹇。
这首诗表达了对南郭人(指那些怀才不遇的人)的感慨,叹息他们的悲伤与日子渐渐远去。通过端正的蓍草占卜得到了潜龙之象,象征着内心的安静与隐忍。行义之人最终会有合适的归宿,但应该早些考虑人生的烦恼与岁月的流逝。叹息啊,深厚的渊源,名声浮华,只会让人自感困顿。
罗有高(约1642-约1715),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惭愧山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诗人通过描写南郭人,表达对人生无常和隐逸才华的思考,反映了对社会状况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南郭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太息南郭人”,开篇便传达了诗人对那些才华横溢却不得志者的怜悯和感慨。接下来的“端蓍得潜龙”,通过占卜的意象,暗示了内心的安静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行义会有适,早计怨岁晚”两句,强调了行善的重要性,指出即使在艰难的处境中,也要考虑未来,减少对岁月的怨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最后的“咄哉殷深源,名浮坐自蹇”则反映了对名声浮华的批判,表达出对内在修养与真实价值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蕴丰富,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隐逸才华者的同情与希望,强调行善的重要性,批判名声的浮华,倡导内心的真实与安宁。
南郭人指的是哪些人?
A. 有权势的人
B. 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
C. 贫穷的人
诗中提到的“潜龙”象征什么?
A. 失落的理想
B. 隐藏的才华
C. 浮华的名声
“名浮坐自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名声的厌倦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