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9:31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乌云汗漫。浊浪翻河汉。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
秋光还又半。檐声初漏断。
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乌云密布,像是汗水一样沉重。浊浪翻滚着银河。
经过了千重的魔障,明亮的圆月终于高挂。
秋光还剩一半,屋檐的滴水声刚刚断了。
不管浑身是露水,我已准备好欣赏这二更的月色。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魔障”可以理解为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阻碍,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执着。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晦,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南宋词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节,正值秋季,月亮是中秋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月亮的深刻情感。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是一首描绘中秋月景的词作。诗中以“乌云汗漫”开篇,展现了天空的阴沉,给人以压迫感,仿佛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挑战。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明月的向往与赞美,经过“千重魔障”,最终“堂堂地一轮满”地描绘出那轮明月的清晰与圆满,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秋光还又半”一句,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檐声初漏断”则以细腻的意象描绘出夜的静谧和秋天的寒意。诗的最后一句“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抒发了诗人对月的喜爱和执着,尽管身上沾满露水,仍然不愿错过这一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从阴郁到明亮的情绪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在面对生活困难时,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象征着一种向上向善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开头用来描绘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A. 晴天
B. 乌云密布
C. 雪天
D. 风和日丽
诗中“堂堂地一轮满”中的“堂堂”意指什么?
A. 明亮
B. 朦胧
C. 昏暗
D. 细腻
“不管满身花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月亮的热爱
C. 对秋天的怀念
D. 对人生的悲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