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阴浮远堂》

时间: 2025-04-30 23:40:33

诗句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33

原文展示:

江阴浮远堂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浮远堂上俯瞰长江的情景,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忧愁。诗人感叹最痛苦的是没有高山遮挡视线,只能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淮南,尽览整个神州的辽阔。

注释:

  • 横冈:指高高的山冈,表示诗人所处的地势。
  • 浮远堂:一处观景的楼阁,诗人站在这里俯瞰江景。
  • 无山遮望眼:没有山岭阻挡视线,直接看向远方。
  • 极目:极目远眺,尽量向远处看去。
  • 神州:指中国,古时对中华大地的美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子舜,号复古,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个人的忧虑与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寄托了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江阴浮远堂》以“横冈”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视角,让读者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下瞰大江流”不仅描绘了江水奔腾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江河的无尽与诗人心中的忧愁。接着“浮远堂前万里愁”,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

在“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中,诗人用“最苦”二字,突显了无山遮挡带来的孤独与无奈,仿佛是在说,视野越广阔,心中的愁苦越加深重。最后的“淮南极目尽神州”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用极目远眺的方式,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限眷恋。整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横冈下瞰大江流:登高远眺,视野开阔,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象。
    • 浮远堂前万里愁: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心中却充满了忧愁。
    • 最苦无山遮望眼:没有高山来遮挡,增加了心中的无奈和孤独感。
    • 淮南极目尽神州:放眼远眺,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与自身的渺小。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山遮望眼”与“极目尽神州”的对比,突显诗人情感的深度。
    • 意象:山与水的意象结合,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心情的复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反映了他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忧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历史,代表了诗人与家国的关系。
  • :代表高远与坚固,构成一种心灵的寄托。
  • 浮远堂:作为观察的场所,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主要景象是: A. 山脉
    B. 大江
    C. 城市
    D. 森林

  2. 诗人最苦的是什么? A. 没有朋友
    B. 没有山遮挡
    C. 没有水流
    D. 没有阳光

  3. “极目”是什么意思? A. 近视
    B. 远望
    C. 盲目
    D. 迷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以自然景观抒发情感,展现了壮丽的山水与激荡的心情。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乡愁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同样以雪景描写孤独感,但更注重环境的荒凉与孤寂。
  • 《望庐山瀑布》(李白):以瀑布的壮观表现自然之美,但情感基调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益阳赵宰六首 和春游三首 挽雍宣教知义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送程正翁解官归徽州 和清明后即事 玩易斋 代人上父生朝诗 用韵杂兴 月夜有怀二宋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设城府 尣字旁的字 包含振的词语有哪些 文鸳 依恃 面字旁的字 嘉果 十善道 飠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沾恋 蜃楼山市 物极将返 四方辐辏 歺字旁的字 文齐福不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