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3:34
原文展示:
柳阴嫩绿藏莺语,花径余香著燕泥。
南亩十分农事好,平畴野水称耕犁。
白话文翻译:
柳树阴影下,嫩叶掩映着黄莺的鸣叫;
花香在小路上,沾染了燕子在泥土上的气息。
南边的田地农事兴旺,
平整的田野与流动的水,适合耕作。
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农耕生活,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和对自然的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他的作品通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喜欢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清明是春季的重要节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既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农耕开始的时节。诗人在这个时节描绘了柳树、黄莺、花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农事的繁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村的繁忙。开头两句描绘了柳树的嫩绿和黄莺的鸣叫,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阴影与黄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农田,表现出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南亩的农田因春天的到来而焕发出新的生机,田野与水流的结合象征着丰饶的土地。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气息的敏感和对农田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和农事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美景和农村的繁忙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歌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劳动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柳阴嫩绿藏莺语"中的“莺”指的是哪个动物?
诗中的“南亩十分农事好”强调了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