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6:53
夏葛冬裘等一衫,
飞黄跛鳖谩同骖。
人情展转怜风月,
世路沈迷泣北南。
我已灰心忘厚味,
谁其缄口罢游谈。
如今欲问西来意,
便挂僧牌报放参。
在炎热的夏季我穿着葛布,寒冷的冬天却只用一件裘衣,
飞黄与跛鳖之间的争论也不过是无稽之谈。
人情世故常常因风月而变化,
而世间的路途却让我迷失,痛哭北方与南方。
我已经对世俗的享乐感到厌倦,忘却了那些丰富的滋味,
谁能闭口不谈,停止这无休止的闲聊呢?
如今我想问问西方的意图,
就干脆挂上僧人的牌子,去放下心中的疑惑。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世事的思考。其诗风多样,融合了古典与个人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时,表达了对繁华与浮躁的厌倦,以及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这首《用韵杂兴》通过极简的生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夏葛冬裘”等衣物的比喻,表明了生活的艰难与变化。接着,飞黄与跛鳖的比喻似乎在暗示社会上那些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实际上是无意义的较量。
“人情展转怜风月”一句,体现出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风月的变化让人难以把握,进一步加深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悟。接下来“世路沈迷泣北南”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在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我、感到无奈的情绪。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尤其是“我已灰心忘厚味”,显示出对物质享受的冷漠,而“谁其缄口罢游谈”则暗含对闲聊和虚无的反感。最后两句“如今欲问西来意,便挂僧牌报放参”,则是对出世的向往,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放下世俗纷扰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郁而又清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求,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与对外界纷扰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夏葛”与“冬裘”意指什么?
“人情展转怜风月”中“风月”主要代表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