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19
铜雀砚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摸索陶泓不忍研,阿瞒故物尚依然。
浪传铜雀檐间瓦,恐是金凫海底砖。
全诗翻译:我轻轻抚摸着这块陶制的砚台,心中不忍心用它来研墨。那阿瞒的旧物依旧在这里。浪潮把铜雀的瓦片传到了这里,我恐怕这就是金凫在海底留下的砖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极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铜雀砚》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历史沧桑之时,诗人在这首诗中借砚台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
《铜雀砚》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作者通过对一块古老砚台的描写,引发对历史人物和往事的追忆。首句“摸索陶泓不忍研”表达了对这块砚台的珍视,陶泓的质朴与历史的厚重感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忍打破的情感。接着提到“阿瞒故物尚依然”,使人联想到曹操的历史地位与他遗留下来的文化物品,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写砚台,更是对历史的敬重与思考。
后两句以“浪传铜雀檐间瓦”引入对历史的回顾,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恐是金凫海底砖”则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金凫象征着珍贵与稀有,这块砚台虽然平凡,但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诗人对其的珍视与怀念跃然纸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古物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往事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瞒”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权
“浪传铜雀檐间瓦”中的“铜雀”指的是?
A. 一种鸟
B. 一座历史建筑
C. 一种器具
诗人通过什么情感来表达对古物的珍视?
A. 不忍心使用
B. 喜欢收藏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赠花卿》相比,杨万里的《铜雀砚》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追忆与文化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感情与社会的苦闷,两者在主题上有一定的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