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谢石湖先生寄二诗韵二首》

时间: 2025-08-06 20:36:41

诗句

一张五色石湖云,天上吹来堕小轩。

化作虹桥倚锺阜,渡将老子到吴门。

黄锺路鼓鸣清庙,玉亲金支舞秦尊。

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环怪向谁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0:36:41

原文展示

《和谢石湖先生寄二诗韵二首》
作者:杨万里

一张五色石湖云,
天上吹来堕小轩。
化作虹桥倚锺阜,
渡将老子到吴门。
黄锺路鼓鸣清庙,
玉亲金支舞秦尊。
乃是寄侬诗数纸,
却拈环怪向谁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色石湖的云彩,仿佛是从天上飘落的小轩。它化作了虹桥,依靠在锺阜之上,带着老子前往吴门。黄钟和锣鼓声在清庙中响起,舞蹈的亲王和金色的尊器在秦朝的盛宴中翩翩起舞。虽然这是我寄给你的几首诗,但我却不知道该向谁诉说这些情感。

注释

  • 五色石湖云:形容石湖的云彩色彩斑斓,生动美丽。
  • 堕小轩:指从天上落下的小亭子,这里用以形容轻盈飘逸的云彩。
  • 虹桥、锺阜:虹桥象征着美好与通达,锺阜则是具体的地点,表示诗人想象中的场景。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意在表达哲理。
  • 黄锺路鼓:古代乐器的声音,清庙指的是清静的庙宇,体现出一种悠远的文化氛围。
  • 玉亲金支:形容华丽的舞蹈和器物,展现盛世繁华。
  • :方言,意为你。
  • 拈环怪向谁论:意指思绪纷乱,不知该向谁倾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诗中以石湖的美景寄情于友,体现出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诗中浓厚的道家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是他创作的主要动力。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和谢石湖先生寄二诗韵二首》以五色石湖的云彩为引,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既有古代哲学的深邃,又有音乐与舞蹈的欢愉,表面上是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实际上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便以色彩斑斓的云彩吸引读者的目光,随后引入哲学思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融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乃是寄侬诗数纸”作结,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困惑,虽有美好的诗篇,却难以向人倾诉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得整首作品更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张五色石湖云:开篇以云彩引入,五色表明多姿多彩,象征丰富的想象力。
  • 天上吹来堕小轩:描绘云彩轻盈如同飘落的小亭,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意境。
  • 化作虹桥倚锺阜:比喻云彩化为虹桥,象征着连接与沟通的美好愿景。
  • 渡将老子到吴门:用老子来代表哲理,暗示追求智慧与通达。
  • 黄锺路鼓鸣清庙:描绘音乐声响起,营造出一种庄严与宁静的氛围。
  • 玉亲金支舞秦尊:形容盛大的宴会和舞蹈,体现出繁华的景象。
  • 乃是寄侬诗数纸:表明这是寄给朋友的诗作,带有情感的寄托。
  • 却拈环怪向谁论:结尾处流露出孤独的思考,不知向谁诉说内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彩比作虹桥,意在表达美好与通达。
  • 对仗:如“黄锺路鼓鸣清庙”和“玉亲金支舞秦尊”,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哲理的追求,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色石湖云: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变化,代表诗人的情感寄托。
  • 虹桥:象征通达与沟通,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老子:象征智慧与哲理,体现道家的思想深邃。
  • 黄锺路鼓:象征欢庆与文化,反映出盛世的景象。
  • 玉亲金支:象征奢华与繁荣,表明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五色石湖云”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的孤独
    C. 古代哲学

  2. 诗人提到“老子”,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A. 追求财富
    B. 追求智慧
    C. 追求名声

  3. 诗的结尾“却拈环怪向谁论”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迷茫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思乡情怀,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情感,体现出诗人的哲学思考。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和谢石湖先生寄二诗韵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个性。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甲申岁南都作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朝中措·芦沟河上度旃车 出京 再到新卫 阳翟道中 怀秋林别业 山居二首 其二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五 论诗三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萋菲贝锦 歧路亡羊 声名籍甚 三撇旁的字 跼蹐不安 克紧 三点水的字 施丹傅粉 颖哲 包含荠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包含钵的词语有哪些 阴果 花丽狐哨 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螳螂 行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