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8:48
原文展示:
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
只是阴山太古雪,为谁结此青芙蓉。
明珠为宝锦为带,三尺枯蛟出冰海。
自从虎革裹干戈,飞入芒砀育光彩。
青田刘郎汉诸孙,传家惟有此物存。
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
山童神全眼如日,时见蜿蜒走虚室。
我逢龙精不敢弹,正气直贯青天寒。
还君持之献明主,若岁大旱为霖雨。
白话文翻译:
这把宝剑光芒闪烁,佩戴着它可以抵挡一条龙。
只可惜这把剑来自阴山,古老的雪,究竟是为了谁而结成这青色的芙蓉花?
明珠做的宝带,三尺长的枯蛟从冰海中浮现。
自从用虎皮包裹着兵器,它飞跃进入芒砀,焕发出光彩。
青田的刘郎和汉朝的诸孙,传家之宝只有这把剑得以保存。
匣中沉睡千年未曾醒来,白帝的鲜血染红了桃花的痕迹。
山中的小童神全眼如太阳,时常看到蜿蜒的身影在虚空中走动。
我遇到龙精不敢轻举妄动,正气直贯青天寒冷。
还请你将它献给明主,若是年头干旱则如同甘霖般的雨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炎是明代的诗人,活跃于当时的文人圈。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宝剑歌》写于社会动荡、民族战争频繁的时代,诗人借助宝剑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英勇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彰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歌鉴赏:
《宝剑歌》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和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宝剑这一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英勇与正义的推崇。诗中描绘的宝剑不仅是武器,还是历史的象征,它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传承的文化。开头几句通过对宝剑光辉的描写,勾勒出其威武之气,给人以震撼的感觉。而后面提到的“阴山太古雪”和“青芙蓉”,则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悠久和历史的深邃。诗人用“明珠”和“宝锦”的对比,突出剑的珍贵和独特,再通过“虎革裹干戈”的描写,展现出宝剑与战斗的紧密联系。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匣中千年睡不醒”,表达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而“白帝血染桃花痕”则是一种对战争的悲哀与反思,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受。最后几句更是将宝剑的价值提升至献给明主的高度,象征着忠诚与责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诗人心中的豪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宝剑这一意象,探讨了历史的传承、英勇精神与忠诚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宝剑”象征着什么?
“匣中千年睡不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孙炎的《宝剑歌》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强调了英雄精神,但《将进酒》更注重于对生命的豪放与畅快,而《宝剑歌》则通过历史的深度思考,展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