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42:50
元旦二首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
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久晴无苦冷,独坐祗清愁。
也拟寻诗句,吟哦醉却休。
在城边山曲的地方,草径通往幽静的处所。
元宵节的夜晚,孤灯下散发着残留的香气,静静地映照着夜空。
经过长久的晴天,没有寒冷的苦楚,我独自坐着,唯有清愁伴随。
我也想寻求诗句来吟诵,但醉了却又不想继续。
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喜庆,但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元夕的夜晚,虽然环境美好,却感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元旦,时值新春佳节,然而诗人身处幽静之地,感受到孤独与愁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以元旦为背景,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思。开篇“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却逐渐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在“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中,诗人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虽然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他却独自一人,灯下的寂静与残香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孤独。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愁苦愈加明显。
“久晴无苦冷,独坐祗清愁”,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无冷无苦的宁静,却又因此而感到更深的孤独。他选择独坐,心中充满清愁,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与心境。最后一句“也拟寻诗句,吟哦醉却休”,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吟诵诗句来解愁,但最终又因醉意而停下,显示出一种无奈与自我放逐的情感。
整首诗运用清新的自然景象与节日气氛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思。
该诗通过描写元旦夜的环境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孤独与愁思。尽管外在环境宁静美好,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奈与清愁,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独自坐在草径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残香”象征着什么?
《静夜思》与《元旦二首》都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情感。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而郑刚中的作品则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愁苦,两者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