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3:11
方穷蔡择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
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
在这首诗中,诗人提到蔡择向唐举请教,但未能遇到邺侯,因此感到有些懈怠。诗人认为触动石头就能引起云彩,带来雨水,不应该长时间地只期待旱雷的出现。
洪咨夔,字孟弦,号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作于初冬,显然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古人故事的引用,以表露自己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洪咨夔的《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作,借古人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所提到的蔡择与唐举之间的对话,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触石起云”的意象,展现了潜力与希望,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追求变化,带来新的希望。最后一句“不应长作旱雷看”则是对消极等待的警惕,鼓励人们要主动寻求改变,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主题围绕在逆境中的希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要努力去追求改变,而不是消极等待。
蔡择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与失落
B. 愤怒与失望
C. 快乐与满足
触石起云能沛雨中的“触石”象征着:
A. 坚持努力
B. 消极等待
C. 拜访权贵
诗人用“旱雷”来比喻什么?
A. 有效的期待
B. 无用的等待
C. 努力的结果
洪咨夔的诗与陶渊明的作品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皆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陶渊明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安逸,而洪咨夔则强调在困境中追求改变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