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1:59
鹧鸪天 西都作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是一位来自清都的山水诗人,天命让我追求洒脱的生活。
曾经得到过雨水和云彩的赏赐,留下诗篇在云间借月光。
我写了无数的诗,喝了无数的酒,何曾认真地看过那些权贵?
对于华丽的楼阁和金碧辉煌的殿堂,我懒得回去,只想在洛阳插上梅花,醉意陶然。
作者介绍:朱敦儒(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萱堂,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清新洒脱,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人对理想生活追求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对权贵生活的鄙视,渴望自由和洒脱。
《鹧鸪天 西都作》是一首体现了诗人朱敦儒洒脱不羁个性的词作。诗人以“清都山水郎”自居,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世俗权贵的淡漠。全诗的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提到“诗万卷,酒千觞”,显示了他对文学与饮酒的热衷,这种生活态度使他与权贵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最后一句“且插梅花醉洛阳”,更是体现了诗人的洒脱,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醉意中更显出一种不羁和洒脱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朱敦儒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权贵生活的反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山水诗人的独特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由、自然与诗酒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鄙视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朱敦儒的“鹧鸪天 西都作”主要表达了什么?
“玉楼金阙”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敦儒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朱敦儒更加强调对世俗权贵的反感,而陶渊明则通过“桃花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世界,二者有着相似的主题却各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