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16
积水翻深畎,轻舠偏远湾。
鸣榔时拨刺,挈风乱斓谝。
贩妇贪趋市,渔翁喜动颜。
轮他鸥鹭饱,烟际不胜闲。
积水在深深的田畦里翻涌,轻轻划船的人偏向了远处的湾口。
敲打着竹筒时,鱼儿被刺起,微风吹动着五光十色的水面。
卖鱼的妇女贪心地奔向市场,渔翁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鸥鹭在水面上轮回,烟波之间,渔翁悠闲自得,无法胜数。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通过描述渔翁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宋代水乡渔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鸥鹭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宁静。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怀,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水乡渔民的生活日渐富足。作者通过诗歌描绘了渔翁在丰收时节的欢愉与宁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郑刚中的《民入钱抱儥公库东塘决水取鱼甚盛渔翁谓抱儥》是一首描绘水乡渔民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渔村场景。第一句中的“积水翻深畎”生动地展现了丰水期的田地,诗人在这里营造出一种丰饶的氛围。接下来,轻舠在湾口的描写,展现了渔翁在水中划船的安详与自在。
“鸣榔时拨刺,挈风乱斓谝”,在这句中,鸣榔声引起了鱼的注意,渔翁的动作则显得灵动而富有节奏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乐趣和渔翁的技艺。接下来的“贩妇贪趋市”,则描绘出市井生活的热闹,渔妇奔向市场的情景,表现了生活的繁忙与渔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轮他鸥鹭饱,烟际不胜闲”则是对自然的赞美,鸥鹭在水面上飞翔觅食,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丰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渔民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令人心向往之。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渔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水乡生活主要体现了什么?
A. 繁忙
B. 宁静
C. 忧愁
“鸣榔时拨刺”中“鸣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竹筒发出的声音
C. 一种鱼类
诗中“贩妇贪趋市”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渴望
C. 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