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05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氲。
瓦甑铺柚蕊,沸鼎腾汤云。
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
矫揉迷自然,但怪汲黯醇。
铜炉既消歇,花气亦逡巡。
馀馨触鼻观,到底贞性存。
在南海有一棵枯木,树根被称为“降真”。
品评这木根时,感觉粗犷而烈性,
并不在于水的沉浮。
高人获得了仙方,蒸花助长蒸汽的氤氲。
瓦罐中铺上柚子的花蕊,沸腾的鼎中腾起汤云。
香气熏透了紫玉髓,换骨的感觉宛如有神灵。
矫揉造作迷失了自然,
只怪取自黯淡的醇香。
铜炉一旦消散,花香也随之徘徊。
遗留的芬芳触动鼻尖,
到底仍然保留着清贞的本性。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对自然、超然和道教思想的探讨,作品多富有哲理性。
本诗写于对道教文化和中药材的探讨,反映了宋代人对天然药材的重视与对自然界的敬畏。
本诗通过对“降真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超自然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南海的枯木”、“高人得仙方”,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然真理的向往。尤其在“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中,诗人借助香气与神秘力量的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灵性体验。此外,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自然本性的珍贵与人造香气的短暂,反映出对自然纯粹的追求与对人造物的反思,整体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性迷失的警醒。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对自然真性的追求,警惕人造物对自然的迷失,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降真”指的是哪种物品?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药材
C. 一种器具
D. 一种动物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道教的高人
C. 厨师
D. 商人
本诗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自然与人造
C. 战争
D.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