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06
忆昨灊楼幸久留,
乾坤谈罢论睢鸠。
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与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独羞。
我记得昨天在灊楼上留得很久,
与君谈论天地,讨论睢鸠的故事。
过去常常怨恨我们相聚的时光太少,如今却能忘记一切,专心学习。
南方的溪山随梦而断,北方的身世如浮云般漂浮。
我希望与你共同追寻理想之路,只怕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会感到羞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字子文,号君山。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以描写山水、人情、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令在灊楼读书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与书本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人文情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
这首诗以“忆昨”为开篇,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乾坤谈罢论睢鸠”一句,呈现了作者与友人深入的思想交流,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共鸣。接下来的“它时已恨相从少”,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惋惜,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珍稀相聚。
在面对人生的浮沉时,王令以“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来表现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最后以“行藏愿与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独羞”结尾,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与对自我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知识、友谊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谊、学习为主线,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知识渴望与人际关系珍惜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灊楼”代表什么?
A. 书楼
B. 酒楼
C. 商楼
D. 亭子
诗中“南去溪山随梦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惊讶
D. 愤怒
“行藏愿与君同道”中的“同道”指什么?
A. 一起旅行
B. 一起学习
C. 一起追求理想
D. 一起工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诗歌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但王令更侧重于与友人之间的学问交流,而李清照则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