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6:42
黄昏畏虎出,须使户常关。
乌雀林间噪,渔樵海上还。
云深骠骑庙,月照凤皇山。
丧乱吾何适,飘飘独厚颜。
在黄昏时分,害怕猛虎出没,必须时常把门关好。
林间乌雀鸣叫,渔夫和樵夫从海上归来。
云雾深处有骠骑庙,月光照耀着凤皇山。
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我该去何处呢?我只好一个人孤独地面对。
贝琼,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较为少见,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明代动乱时期,社会不安定,人们普遍感到恐惧和焦虑。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露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思考。
《夜坐》一诗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隐忧的画面。诗的开头以“黄昏畏虎出,须使户常关”引入,蕴含着对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黄昏的到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暗示着夜晚的危险。诗人以“虎”来比喻潜在的威胁,强调了在动荡时代中保持警惕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乌雀”和“渔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仿佛在提醒人们尽管外界环境危险,但生活依然在继续。乌雀的鸣叫和渔樵的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第三联提到“云深骠骑庙,月照凤皇山”,在幽深的云雾中,庙宇显得神秘而庄重,月光照耀下的凤皇山则充满了美丽与祥和,这一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从自然景象的描述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现实的安宁。
最后一联“丧乱吾何适,飘飘独厚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在动乱的时代,诗人面临无处可归的困境,只能面对自己的内心,展现了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与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的探寻。它传达了一种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绝境中保持内心宁静的信念。
诗中提到“黄昏畏虎出”,此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A. 描绘黄昏的美丽
B. 表达对潜在威胁的恐惧
C. 赞美自然的生机
诗中提到的“乌雀”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危险的预兆
C. 孤独的体验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孤独
C. 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