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07:53
《隔浦莲近》 作者:翁元龙〔宋代〕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揾眉袖。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花瘦。欲留春住时候。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街边的情景,翠柳在檐角摇曳,显得憔悴。香径上,泪水堆积,昨夜在海棠树下饮酒。花枝上的味道如同酸豆,莺声骤然响起,令人怨恨弹筝的手指太过柔软,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感。燕子已经飞过,绿衬着绣花的衣衫,沈红的花瓣落入水中,渐渐与莲花相离,亭子冷冷的,香梦仿佛像往昔。花儿渐渐憔悴,只希望留住这春天的时光。
翁元龙,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作者内心的情感。开篇以“街檐插缀翠柳”引入自然景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接着,诗人表达了清明后的愁苦与思念,"泪腊堆香径"道出了因春去而生的伤感。诗中对“海棠中酒”的描写,暗示了饮酒后的沉思与孤独感。接下来的“莺声骤”则以鸟鸣引发对往事的回忆,诗人对弹筝手的恨意,更是流露了对无法表达情感的无奈。
诗中“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用莲与藕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终,诗人以“欲留春住时候”结束,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留恋,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青春的哀伤,展现出一种深切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翁元龙
D. 杜甫
“泪腊堆香径”中的“泪腊”指的是什么?
A. 伤感的泪水
B. 美丽的蜡烛
C. 香气四溢的蜡烛
D. 细雨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美丽与爱情
C. 伤感
D.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