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时间: 2025-04-23 02:07:53

诗句

街檐插缀翠柳。

憔悴清明后。

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

枝上酸似豆。

莺声骤。

恨软弹筝手。

揾眉袖。

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

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

花瘦。

欲留春住时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07:53

原文展示

《隔浦莲近》 作者:翁元龙〔宋代〕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揾眉袖。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花瘦。欲留春住时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街边的情景,翠柳在檐角摇曳,显得憔悴。香径上,泪水堆积,昨夜在海棠树下饮酒。花枝上的味道如同酸豆,莺声骤然响起,令人怨恨弹筝的手指太过柔软,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感。燕子已经飞过,绿衬着绣花的衣衫,沈红的花瓣落入水中,渐渐与莲花相离,亭子冷冷的,香梦仿佛像往昔。花儿渐渐憔悴,只希望留住这春天的时光。

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春天的节气,象征着春暖花开。
  • 泪腊:形容因伤感而流泪,泪水和蜡烛的意象结合,增强情感。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丽与爱情。
  • 莺声:指黄莺的叫声,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
  • 沈红:指花瓣的颜色,沈沉而红艳,带有哀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祭祖的习俗。
  • 海棠:在诗词中常与美、愁苦等情感相联,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元龙,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作者内心的情感。开篇以“街檐插缀翠柳”引入自然景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接着,诗人表达了清明后的愁苦与思念,"泪腊堆香径"道出了因春去而生的伤感。诗中对“海棠中酒”的描写,暗示了饮酒后的沉思与孤独感。接下来的“莺声骤”则以鸟鸣引发对往事的回忆,诗人对弹筝手的恨意,更是流露了对无法表达情感的无奈。

诗中“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用莲与藕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终,诗人以“欲留春住时候”结束,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留恋,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街檐插缀翠柳:描绘春天的景象,柳树绿意盎然。
  2. 憔悴清明后:表现春天的美好在清明过后显得憔悴。
  3. 泪腊堆香径:伤感的泪水在香气四溢的小径上堆积。
  4. 一夜海棠中酒:在海棠花下,诗人独自饮酒,增添了孤独感。
  5. 枝上酸似豆:花枝的味道如酸豆般令人感伤。
  6. 莺声骤:突然的莺鸣声唤起内心的情感。
  7. 恨软弹筝手:对弹筝者的怨恨,表达无法传达情感的无奈。
  8. 揾眉袖:用袖子拭去泪水,表现出悲伤。
  9. 嘶总过尽平燕:燕子飞过,暗示时光的流逝。
  10. 绿衬飞绣:绿衬与绣花的搭配,体现春天的绚丽。
  11. 沈红入水:红花落入水中,象征着离别与悲伤。
  12. 渐做小莲离藕:莲花与藕的象征关系,表达离别的痛苦。
  13. 亭冷沈香梦似旧:亭子冷清,香梦如往昔般美好却已不再。
  14. 花瘦:花朵渐渐凋零,暗示春天的结束。
  15. 欲留春住时候: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腊”,将泪水与蜡烛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莺声骤”,使自然界的声音具有人情味。
  • 对仗:整首诗在排列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青春的哀伤,展现出一种深切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海棠:传递出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 莺声:代表着春天的音律与情感的激荡。
  • 莲与藕: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翁元龙
    D. 杜甫

  2. “泪腊堆香径”中的“泪腊”指的是什么? A. 伤感的泪水
    B. 美丽的蜡烛
    C. 香气四溢的蜡烛
    D. 细雨

  3.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美丽与爱情
    C. 伤感
    D. 离别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感伤。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翁元龙 vs. 李白:翁元龙的细腻情感与李白的豪放形成对比,前者侧重于内心的感伤,后者则强调壮阔的景色与情感的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题剑池石壁 劳劳亭 春暮 段都尉别业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宁海五咏 其五 书斋夜坐 宁海五咏 其四 窗下独酌 宁海五咏 其三 晚晴读书 宁海五咏 其二 对客隐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嚾嚾 亅字旁的字 谦虚敬慎 干字旁的字 落便宜 因变制宜 始开头的成语 水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倍道而行 鉴机识变 党邪陷正 烹斡 龝字旁的字 洞如观火 包含血的词语有哪些 秉烛待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