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2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27:03
后生修饰正争妍,老者何颜与后肩。
竹迳柴门闭深寂,嵇康只愿得高眠。
年轻人修饰自己,争相打扮得光鲜亮丽;
而年长者却不知该如何与他们相比。
竹林小路和柴门静静关闭,寂静无声;
嵇康只希望能安静地高卧于世。
郑刚中,字德馨,号君实,南宋人,擅长诗文,崇尚自然与隐逸,诗风清新而质朴。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士人情怀并存。诗人通过对比年轻与年长者,表达对生命流逝和隐逸生活的思考。
《和张叔靖三绝》是郑刚中对比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中描绘的画面,前两句通过年轻人追求美丽的行为,反衬出年长者的无奈与失落。年轻人如花般绚烂,而老者则面临容颜的衰老,心中难免感到失落与无所适从。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折射出社会对美与年轻的追崇。
接着,诗人通过“竹迳柴门”描绘出一种隐逸的生活场景,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的感觉。竹林小路和柴门的静谧,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而最后以“嵇康”作为结尾,既引入了历史人物的隐逸之志,也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价值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年美丽的羡慕与对年长者无奈的同情,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后生”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诗中“竹迳柴门”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热闹的生活
B. 隐逸与宁静
C. 争妍斗丽
“嵇康”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追求权力
B. 追求隐逸
C. 追求财富
可以将郑刚中的《和张叔靖三绝》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郑刚中更强调了年轻与年长者的对比,陶渊明则更为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