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上赋》

时间: 2025-05-04 11:38:48

诗句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48

原文展示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

白话文翻译

渐渐地,秋天要来了,夜晚也慢慢向黎明过渡。
河水随着天空的变化而流动,露水洗净了明亮的月亮。
瘦竹在我眉梢的杖旁轻轻摇曳,轻纱在我头巾的角上轻轻折叠。
四面传来渔夫的歌声,烟波浩渺,水面如无尽的边际。

注释

字词注释

  • 冉冉:形容缓慢而渐渐的样子。
  • 沉沉:形容夜晚黑暗而沉重。
  • 渐转:逐渐改变方向或状态。
  • 露洗:露水洗净,形容清新明亮。
  • 瘦竹:形容竹子瘦长的样子。
  • 轻纱:轻薄的纱布,常用作头巾或饰物。

典故解析

  • 渔歌:古代渔民在江河湖泊中唱的歌,表达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 烟水:描绘了水面上升起的烟雾,常用来形容朦胧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为主题,风格清新而深刻,是“陆诗”流派的代表。

创作背景
《湖上赋》写于陆游晚年,他身处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社会动荡不安。诗中表现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湖上赋》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即将来临的宁静湖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的开头,诗人以“冉冉秋将至”引入,既是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沉沉夜向晨”则暗示了夜晚的沉重与黎明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河水随着天色变化而流动,露水将月亮洗得如新,寓意清新和希望。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最后两句“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渔歌的悠扬与烟水的浩瀚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湖面广阔而又宁静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浩瀚与无尽,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浓厚的抒情意味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秋天逐渐来临,夜晚也在沉重中慢慢走向黎明。
  2.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河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而流动,露水使明亮的月亮显得更加清新。
  3.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瘦竹轻轻摇曳在我眉前,轻纱在头巾的角上轻轻折叠。
  4.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四面传来渔夫的歌声,烟波浩渺,水面似乎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喻为洗净月亮的清泉,展现清新美感。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收获与变迁。
  • :象征着沉重与未知。
  • :象征着时光流逝与变化。
  • :象征着清新与纯净。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冉冉秋将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躁
    b) 愁苦
    c) 宁静和期待

  2. “渔歌四面起”中“渔歌”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苦闷
    b) 生活的乐趣
    c) 对自然的无奈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爱国情怀
    b) 对生活的感悟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更注重情感与哲理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康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 禅诗 戏题松树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山居示灵澈上人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寄崔纯亮 投所知 北郭贫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咬手 弋字旁的字 秀举 诗星 社师 诗礼之训 屯毛不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明瞳 黑字旁的字 男扮女妆 亅字旁的字 镜破钗分 云垂海立 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